辽宁铁岭重新拧紧村小“发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柯进)同是农村学校,国家及省市推动的几乎每一轮校舍维修工程的终点都止步于乡镇中心校,年久失修、建在村民家门口的村级小学在维修名单上始终无名……今年起,辽宁省铁岭市农村村小这种乡不管、村不爱的窘状将成为历史。

    经过两年施工,铁岭市目前已初步完成区域内所有村小及附设幼儿园的校舍维修改造工程。这是“以县为主”办学体制确立以来铁岭农村村小第一次大规模改造,此举大大改善了村小的办学条件,重新唤醒了乡、村两级的办学热情。

    大甸子乡抚安堡小学校长赵文切身感受到村小改造工程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此前,每逢下雨,校舍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操场也成了泥塘,赵文老是担心学校会被撤并——他在该校任职的过去13年,不仅乡、村两级组织没有财力支援学校建设,而且学校学生由最初200多人剧减到目前的94人。了解该情况后,去年暑期,铁岭市教育局投入50万元对学校进行全面整修,终于解决了校舍漏雨、学生雨季无法出操的问题,也消除了赵文的疑虑。

    秋季开学前夕,记者在横道河子镇三岔子小学看到,为了帮这所30多年从未修过的村小翻新校园,学校附近的许多村民主动来学校做义工,而且镇政府和村委会还隔三岔五派人来学校排忧解难。“我有二三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校长赵井安说,“前些年,村小陷入农村适龄儿童越来越少、校园越来越破败、社会各方越来越不重视的恶性循环中,但村民们心里还是渴盼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

    两年来,仅铁岭县就已投入资金3360万元,对全县31所村小的校舍、运动场、围墙等进行全面修缮,并按教学需要为各校添置了教学和生活设施,实现了校园不沾泥、冬天室内取暖不用炉子烧暖气的历史性转变。

    “有的村小不足百人,而我们投入几十万元进行改造,在一些人看来,或许并不划算。但对农民而言,把孩子送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可能就是他们家庭的全部希望。所以,我们想通过升级村小的基础设施,让每所村小都能恢复其原有的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基础功能,使农民子女入学尽量免除舍近求远的奔波之苦,同时借助村小改造引导乡镇、村、农民关爱农村教育的热情再重新回到校园。”铁岭市教育局局长高景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