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力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目标前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要想成为教育家型校长,我们必须深知真教育、研究真问题、提炼真思想、实践真创新、展示真成果、领航真示范,夯实专业功底,助力专业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中国还处于物质比较贫乏的年代,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当时我正上初中,每周一至周五在乡村中学住校学习,周末赶回农村家里,帮助多病的父母干农活。屋漏偏逢连夜雨,体弱多病的父亲病倒了。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我找到班主任朱老师,准备辍学回家。朱老师坚决不同意,并给予我多方面的帮助。

    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感激与敬重,深植于我心中。初中毕业之际,我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师范学校。

    1994年9月,十几岁的我从泸州师范学校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留在泸州师范附属小学校,青涩地站上讲台,实现了我的教师梦想。

    工作后,每年我还会抽时间去看望教过我的朱老师,跟他聊工作、聊生活,我把朱老师当父亲一样看待,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做一名优秀教师,关爱更多的孩子与家庭,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百年名校泸师附小像一个巨人,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工作中,我向优秀的一线教师学习,向教育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后来我竟然也能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对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也陆续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领导和教师开始为我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让我慢慢成长为一名校长,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去年,我有幸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学员,这是我校长成长的新阶段。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国培办把我们组织在一起共同交流学习,也让我们双向选择,分到13个培养基地。每个基地负责几名至多十余名校长的专门培养,并且为每一个校长选配理论与实践导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度学习与交流。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我对教育思考的固有局限,也推动我在校长岗位上有更深入的思索,如何在教育与管理之路上立德、立功、立言,做一名教育家型校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的优秀程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校长,倡导教育家办学,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作好示范引领,从而促进更多的中青年校长成长,是新时代教育的呼唤。

    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目标

    教育家型校长是指有创新、有贡献、有影响的教育实践工作者,他应该有崇高的人格、闪光的思想和丰硕的业绩。在我看来,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有“三立”“三情怀”“四能力”。

    三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教育家型校长应该立德、立功、立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功立言的前提是立德,立德亦能促人立功立言。所谓“立德”,是指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教育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领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矢志不渝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所谓“立功”,是指校长通过落实自己的办学思想,在学校培养出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阳光向上的学生群体,办学业绩显著并在一定的区域内获得社会的公认。所谓“立言”,是指校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回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彰显自己的教育理解,践行自己的教育观点,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凝练自己的教育思想,更多地示范影响到本地区的一批学校,并带动区域性教育的整体向好发展。

    三情怀:《礼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有为之士的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情怀、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教育情怀主要表现为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有自己科学的教育主张和办学实践,对学生、学校和教育发展的深爱、使命感和责任担当。人文情怀主要表现为尊重教师和家长,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保护学生个性独立、思想自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环境条件。家国情怀主要表现为办学要关注每个家庭、民族未来和祖国的命运与前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能力:教育家型校长要更好地建功立业,应当具有领导力、思维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领导力是文化品格,是教育家型校长角色定位的基本要求;思维力是创造之源,是教育家型校长持续发展的良好支撑;创造力是功德之基,是教育家型校长办学实践的价值导向;表达力是思想之翼,是教育家型校长思想阐述的个人素养。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领导力”,它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前提条件。最为核心的是思维力,它是教育家型校长的基础工程。

    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支撑

    品格高尚。教育家型校长是校长队伍中的引领者、示范者,是校长的成长目标和矢志追求,要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精神,心有大我至诚办教的爱教精神,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不限于空想不止于虚声的实干精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奋斗精神。涵养高尚品格,激发内生动力,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前提条件。

    高端引领。理论素养不高是当前大多数校长不能更好发展的瓶颈,国培办要全力做好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顶层设计,省市等部门要做好具体实施工作。多方合力,聘请专家教授担任成长的理论导师,知名校长担任教育家型校长的实践导师,设置综合课程,开展高端培养,开阔教育视野,提升办学思想,带动教育家型校长理性思维的飞跃。

    实践磨炼。我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最终指向学校办学实践。在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指导下,教育家型校长在成长过程中要坚守教育回归,回归传统、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理实相融、反思跟进、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办学实践中思考,培养办学创新能力,深化办学理念体系。

    成果推广。教育家型校长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要将理论研修和办学实践感悟、思考转化成研究论文、报告、著作、课题、办学思想(理念)研讨会等有形的教育教学成果,以成果的凝练与展示推进办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攀升。做好示范引领,凝聚教育智慧,带动区域教育更好发声,产生更大的教育效应。

    持久跟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教师培养机构要建立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长期跟踪机制,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提供持久、稳定的智库保障和展示平台。着力解决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中的实际困难,举办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教学成果分享会等,促进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和所在学校发展,推进示范引领,推动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

    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路径

    校长专业成长,需要从主体内生性养成和外塑性制度建设两方面着手:主体内生性养成主要是基于校长的自主学习及自我反思来培育校长的专业素质,外塑性制度建设主要是基于校长培训及评价体系的完善来实现。教育家型校长应采用导师引领、专家指导、个人读书研习等多种方式,切实撬动校长个人的内在生长动力,激发校长投身于教学变革的实践。除了校长个体要积极深刻进行反思外,更需要加强同伴互助式互动环节及专家引领式指导,加速校长逼近教育真理、洞察教育真谛的步伐,从而进一步清晰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家型校长成长路径力求内外用力,引领专业发展,培养卓越品质,引领一批中青年校长更好地成长,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理论学习和名著品读。结合校长自身成长实际,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个人自学,包括经典理论著作、教育教学著作、经典管理著作、经典哲学著作以及人文社科类著作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导师指导和同伴互助。当前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开展教育家型校长高端研修班,在培养过程中,为校长成长选配好学习的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紧密围绕培训主题,通过导师的高端引领,教育家型校长学员间的同伴互助、互为师友,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努力提升自己。

    影子跟岗和境外研学。开展好教育家型校长高端研修班学员间的相互走访、观摩活动。到全国各类特色学校及境外相关学校考察,实地感受国内外知名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校园文化等,让教育家型校长学员互帮互学,学习先进、反思改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诊断反馈和课题研究。开展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到校指导、学校管理案例研讨、在线研讨和经验交流等跟进研修活动,指导并解决教育家型校长办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针对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等内容,开展教育家型校长各类专项课题研究,凝练研究成果,提高校长的理论素养与教育研究能力。

    成果分享和能力提升。通过参观交流、活动宣传、出版文集、专题讲座、办学思想研讨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教育家型校长对自己办学思想的反思与提炼,对教育家型校长、所在学校办学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经验,促进资源共享,扩大示范引领作用。

    自我发展和团队共进。教育家型校长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自我发展,他们应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建立名校长工作室、校长专业成长共同体,吸收优秀的中青年校长加入工作室,开展团队合作学习,使校长工作室成员在相互交流中沟通所思所想,共同商讨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与团队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