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节点·支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建立分类管理基础上的财政、金融、土地、人事等方面差异化扶持制度,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制度,解决民办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民办教育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扩大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招生、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权。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今年教育部将印发《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把管办评分离作为一项事关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的重要任务,抓紧制定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实施办法。

    关键:6:依法治教

    年底前实现“一校一章程”

    依法行政。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若干意见》。依法系统梳理职责权限,划定行为边界,减少审批及各种变相审批,把本该属于学校、社会的权力还回去。把该管的管住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好,该协调的协调好。各级教育部门要尽早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面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学校也要根据章程梳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形成“两个清单”。要加快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完善依法治教的法律制度,以良法推动善治。要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综合执法的原则,整合教育行政执法力量,集中行使执法权力,重点对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不到位、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教育辅导市场混乱等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检查。

    依法办学。今年7月底前,要完成“211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年底前完成全国所有高校章程制定和核准,实现“一校一章程”。要推进中小学章程建设试点工作。认真做好学校章程的宣传教育,抓紧完善以章程为基础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把章程落实在学校日常运行中。要持续用力推进高校信息公开50条,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今年要对各地各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第三方测评公示。

    依法执教。政府要把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作为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教师要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作为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加强法治教育。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大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

    关键7:教育开放

    加大五类人才培养力度

    要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通过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做法和资源,把中国的教育办得更好。

    做好出国留学工作。今年将出台《2015—2017留学工作行动计划》,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尖端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来华青年杰出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等五类人才培养力度。要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生的服务,规范自费留学中介,完善留学预警,加大实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力度,将优秀自费留学生纳入国家留学基金遴选范围。同时,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加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力度。

    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管,探索建立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的监管体系,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建立质量认证和退出机制。

    针对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优先支持高校开设与我建交国官方语言的88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一批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要主动服务企业走出去,培养培训既懂外语又懂专业、既熟悉国际规则又掌握交流技能的各类人才。要加快推进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优先方向,以培育基地建设为抓手,抓紧布局,开展研究。各地各高校都要重视和加强对外人文交流和孔子学院建设,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关键词8: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向薄弱环节倾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国家基本战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中央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坚持教育投入依法增长。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推动政府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支出责任。要抓紧制定和落实生均拨款标准。尚未出台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省份,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新印发的关于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意见,各地要按时限、按标准尽快落实;前些年已经实施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政策,要进一步巩固完善。要根据办学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我们既要筹措更多的经费,又要用好已有的经费。要主动顺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编好中期财政教育投入规划,加大教育专项整合力度,加快年度预算执行,盘活存量资金。要改进经费分配使用方式,以项目带动投入,将教育经费更多地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倾斜,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向困难学生、基层教师倾斜,向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倾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挂钩制度,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关键:9:党的建设

    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

    要按照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全面准确掌握当前课堂讲坛意识形态状况,组织深入调研、开展专项整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明显改观。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基础。

    紧紧抓住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放松。今年要出台《关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要加大巡视监督力度,实现巡视监督全覆盖,建立巡视问题整改和线索处置情况考核评价制度,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把督查、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落实效果。

    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工作不放松。高校要按照《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尽快修订完善有关细则,推动文件要求落地落实。今年将出台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引导不放松。要放大先进典型效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各地各校各人学有榜样、比有参照、赶有目标。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把握好教育热点回应的时、度、效。要构建宣传大格局,搭建教育系统沟通联动平台,完善情况通报、快速反应、协同发声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