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花开梅石畔 美育山海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38年暮春,一个黄梅初发、细雨绵绵的星期日上午,弘一法师应邀到昭昧专科学校(现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泉州一中”)演讲,并题学校图书楼以“无上清凉”四字。弘一法师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艺术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造诣于一身,才华横溢,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他的到来,是泉州一中办学史乃至福建教育史上的一段美育佳话。

    泉州一中天然带着“美”的基因。学校位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古城北隅清源山麓,那里有一块绽裂成五瓣的石头,状如梅花、生动奇美。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状元罗伦在此讲学,后世因而在此地建立了“一峰书院”“梅石书院”,传承了500多年,继至今日便是泉州一中。学校秉承“敦品力学”校训,逐步发展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传统名校,美育更是一脉相承,涌现出了著名焰火艺术家蔡国强、知名作家潘向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研究重要著作《中国泉州南音集成》的主编吴珊珊、影像装置艺术家吴达新等知名校友。

    潮涌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发展理念,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克服现实困难、攀登美育新高峰,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配合国家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举措,泉州一中务实求真,努力解决发展问题、创新美育方式。

    “美育福船”之“首”——

    科学认知 突破美育藩篱

    通过认真调研、梳理美育工作突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学校领导班子基于新的教育政策方针和发展趋势,努力创新建设性方案进行攻关:第一,组织系列培训,指导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多份教育改革文件,深刻认识“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提高教育站位;第二,通过开设高水平“未来艺术家”课程组,紧密结合中高考改革,为学生创设更多借助美育教育升学的途径,提升家长和学生的参与积极度;第三,将美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对在美育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的表彰力度;第四,加强对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研究,引导教师发现美育作为情境和内容对各学科的重要意义,鼓励师生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提升师生和家长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一系列的措施,犹如宋元时期驶向世界各地的泉州“福船”的船“首”,为学校这艘“美育福船”破浪开道。

    “美育福船”之“舵”——

    思想引领 把握美育方向

    “破而当立”,把握美育前行的方向成为首要议题。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党建+”为建设方式,探索“德领美育·以艺育德”的有机融合。

    “德领美育”,即德立于美之先,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美育发展、指明美育的方向和目标。学校制定了《泉州一中艺术教育中落实德育渗透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方案,在日常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准绳,引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校以“党建+”系列项目为载体,以党建引领美育工作,发挥党组织对美育的领导作用,结合学校党建资源,把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到合唱、舞蹈、南音、戏剧、书画等校本课程中。德育的引领,培养了学生融坚定的理想信念、炙热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纯美的精神境界为一体的完整人格。

    “以艺育德”,即德融于美之中,充分借助学生对美的顺向接受,大大促进了学校德育提质增效。学校在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中明确校园“以艺促德”的工作重点,将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豪感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高雅情操的陶冶、学习兴趣的养成5个方面作为艺术教育需要重点渗透的德育内容,着重通过体验式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学习。“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比赛(演讲、故事)、中华经典诵写比赛(诵读、书法等)、“班班有歌声·红心献给党”合唱赛……在这些师生喜闻乐见的美育活动和日常美育课堂中,时代新人的精神浸润及心灵美善的内在成长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学校的德育实效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美育福船”之“舱”——

    系统课程 搭建美育载体

    正确的思想引领牢牢地把握“美育福船”之“舵”,保证了航行的正确方向,学校又进而思考:以什么载体把学生送到成长的目的地?

    在泉州一中的“梅石课程体系”中,美育课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横纵方向上形成三维覆盖的课程群,在课程种类、课程深度、课程系统、课程参与度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满足学生美育素养发展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横向拓展上,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向外拓展4个圈层的美育课程,进行了“梅石大美育”课程组创新实践。(1)美育核心课程:在开足开齐国家美育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周三(初中)和周五(高中)下午的校本选修课时间,开设“n”门面向全体学生选修的校本艺术课程,进而为有艺术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较高水平的艺术训练机会。(2)美育渗透课程: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体、劳技、心理等学科都蕴含着内容美和形式美。学校通过提炼学科审美内容、创建学科审美方法、培养学生学科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和学科想象力、促进学生学科感性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等,显著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也逐步适应了教育改革中美育渗透的新变化。(3)美育活动课程:学校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时间、地点)、课程评价等流程,将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和团委少先队活动、重大节日活动、社团活动、校外艺术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进行课程化,构建了美育大课堂、大教学、大实践活动平台。(4)美育隐性课程:学校注重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以美感人、以景动人,进而将办学理念、校训校旗校服、学校制度和管理建设等潜在因素进行课程化和美育化,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田。

    在纵向挖掘上,构筑了3个层次的纵深型课程链,满足学生对美育不同程度的需要。在覆盖全员的基础性课程中,严格落实国家课程,开好美育必修课;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拓展型个性化选修课程中,拓展美育课程广度,增强美育课程多样性,开设了“南音鉴赏”“电影音乐赏析”“合唱音乐赏析”“舞蹈音乐的重要性”“语言基础训练”“舞蹈艺术鉴赏”“现代舞基本功训练”“拉丁舞基础训练”等拓展型校本课程;在高水平研究型选修课程中,设置“未来艺术家”课程组,挖掘美育课程深度,开设了“八大美院课程”“播音与主持”“声乐进阶”等研究型课程。纵向挖掘兼顾了课程深度与课程覆盖度,满足了学生在艺术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通过“梅石大美育”课程组的有效课程实施,学校从自然美、社会美(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丽中国、美好言行等)、艺术美、科学美(各领域的科学理论、符号、公式、实验)等美育维度,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美学素养。

    “梅石大美育”课程组搭建了“美育福船”坚实的“舱”,在课程目标、课程时间、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维度上支撑起学生美育发展的平台。

    “美育福船”之“帆”——

    完善保障 激发美育动能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福船”前行需要强劲的动力。在推进课程实施中,学校充分挖掘资源,建造“美育福船”启航之“帆”,为学生的美育素养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泉州一中建立坚实的保障机制,助推美育工作发展。在师资力量培养、师生评价激励机制、资金经费、软硬件设施方面,巧用活用,保障有效。

    “优师强美,质量立美。”学校通过编制倾斜、人才引进、培训支持、教研管理等方法,建设了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美育师资队伍,同时寻求全国高水平师资的助力,邀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各大机构和院校的专家为校艺术团进行指导。学校开设艺术特长班,招收特长生,艺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生源为学校美育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为美点赞,激励成长。”学校设立美育评价机制,激励师生成长热情。通过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筹集艺术教育资金。2011年,学校成立“梅石艺术奖励基金”,对艺术教育成效突出的教师和优秀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学校将美育测评、美育活动等美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对美育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的表彰力度。每学年的“校园之星”评选,设有“音乐之星”“美术之星”等奖项,通过学生自荐、班级推荐等方式,通过“班级之星”和“年段之星”的层层推选,不仅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而且通过榜样的带动作用,在学生当中树“新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环境育人,美育化人。”学校建设高质量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充分挖掘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潜力,使其成为美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美育教室”和“美育寝室”的评选活动,将教室和宿舍装点成舒适的生活场所和美学实践地;“彩虹墙绘”让旧校区的老围墙焕然一新,成为学生们挥洒才华的空间;艺术楼成了艺术活动的核心环境,长期展览优秀书画作品,充分配备各式乐器,常规开展音舞排练;两座大礼堂内设有专业舞台,每座均可容纳近千名学生观看艺术表演;4间大型舞蹈排练厅配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三面环绕的超大面积玻璃幕墙和镜墙、环绕教室的把杆等,可满足学生练功的需求。此外,合唱排练厅和器乐兴趣小组的活动室内,都有先进的多媒体互动设备,便于学生对艺术的直观赏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