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学文化建设要突出以基层文化为特色,勤于从百年辉煌成就中汲取历史经验,彰显文化繁荣的“中国气质”。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开展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应当建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思维,在学校层面抓好重点、要点、特点的同时,推进重心下移,将基层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让每个基层单位和部门,每个组织和团体,每名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激发师生文化自觉,形成大学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争做坚定信仰者时代奋进者教育践行者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重大项目与高新技术处副处长 刘法磊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不忘初心、一心向党,争做坚定信仰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贯穿其中的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和人民共同创造“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牢记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始终坚守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不愧时代、勇于担当,争做时代奋进者。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发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时代品质,展现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和时代风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不负韶华、一往无前,争做教育践行者。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的本领,抓住历史机遇,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高质量发展献力尽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夏帆

    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高校基层学院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细,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从政治上看教育,服务治国理政。坚持党的领导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大优势。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对接,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要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确保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决策论断,着眼世界学术前沿,研究真问题,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与卡脖子问题,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从发展上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培养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当前,教育发展发生巨大变化,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变为内涵式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计划管理过渡到现代的教育治理。学校与社会之间、专业与行业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办学院与学院办大学,特色发展与共享发展,都对高校特别是对作为培养主体的学院提出了很高要求。二级学院要顺应大势、保持定力,办强学科、建强师资,以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以提升贡献为价值引领,凝聚力量,冲击高尖新特,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引领内涵发展的常态,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三是从民生上办教育,满足人民需求。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育的奋斗目标。人民希望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要通过分层分类教育设计,让教育供给满足学生与家长日益多样的个性化需要;既要打造通识通用的标准,又要体现差异性个性化,让人人有舞台、有平台,让每个学生学得真本领、个个能出彩。

用百年党史培育时代新人

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办主任 闫研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发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百年宝贵经验,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坚持凝心聚力,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行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将百年党史有机融入育人全过程,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红色基因和党史元素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实现课程中见思政、以思政塑课程,充分释放课程主渠道的思政育人效能。

    坚持守正创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时代,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设集“指挥管理平台、全媒体数据库、媒体作品生产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融媒体中心,完善“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工作机制,发挥全媒体“矩阵”的育人效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中,深入挖掘百年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成就、英雄人物和事迹,主动抢占短视频直播类平台、社交互动类平台阵地,推出一批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讲好党的故事、人民的故事、高等教育发展的故事。

    坚持文化引领,汇聚强大精神动力。推进红色校史与百年党史融通育人,凝练学校特色精神文化,大力培育优良学风、教风、校风,构筑“精神高地”和“价值坐标”,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要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立体场域,传承和发扬师生爱党报国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举办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校史馆、校园雕塑群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打造特色爱国人文景观、文化基地和文化设施,建设集平面文化、影像文化、微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育人产品集群,以史铸魂、以史育人,着力培养具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时代新人。

奋力开创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新局面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美大事务部副主任 刘超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当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事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答好新时代出的这份试卷,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从百年辉煌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奋力开创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是新时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党的领导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开展新时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留学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能否答好新时代试卷的根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