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课程构建 引领全域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10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团队致力于“互动型”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引领愈来愈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到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项目攻坚及成果推广中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追随儿童

    构建“互动型”课程样态

    课程从儿童出发,核心指向是“为了儿童”,所以必须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

    从“十二五”开始,学校先后立项省规划课题“促进幼儿多样化发展的互动型课程的实践研究”、省重点课题“相伴相生:‘互动型’课程的园本建构”,强调教师、儿童、家长、环境等共同成为课程的参与、推动和支撑要素,在交互作用下,经过不断的对话和调试,形成充满生命力的、活化的课程。为了实现研究目标,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和理性实践,提炼了“互动型”课程的核心价值与建设支架,呈现了“主题共生、游戏做伴、生活相遇”等生动的实践样态。

    学校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对教育、课程、儿童、教师成长等方面的独到理解,教师撰写的《互动,让课程“活”起来》《新知识观视野下“互动型”园本课程的建构》等20多篇文章,分别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学前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出版了《多样化成长——从儿童中走来的互动型课程》和《学习真实发生:追随儿童成长的“互动型”课程》两部专著;研究成果“支持幼儿多样化发展的‘互动型’课程”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学习真实发生:追随儿童成长的“互动型”课程》获第五届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课程研究带动园所的内涵发展,以课程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课程开展促进孩子的多样绽放”已成为学校品牌,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幼儿教育科研基地”“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学校”等。

    团队协同

    讲好“园子里”的生动故事

    “互动型”课程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生动游戏,强调课程主体与资源的交互作用、对话调试,呈现一种开放、动态、非预期的课程体验。具备即时性、灵活性、多样性的微信公众号,迅速成为学校记录课程实施的良好载体。

    只要发现“园子里”有意思的点点滴滴,教师就会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课程项目,吸引师生参与其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不断创造,由此推动课程的动态发展,这样的课程之旅就成为微信故事的鲜活素材。在实践中,教师高度关注具体教育情境和活动中儿童的真实状态及需求,并通过价值判断,有效选择内容,调整活动方式及策略,生成有价值的课程活动,为儿童提供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学习和探索平台。

    截至目前,学校共推送了1077个微信故事。近5年,学校一年一度聚焦“微信故事和课程研究”“微信故事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专题研讨,并通过承办省中小学“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活动和省幼儿教育科研基地学术研讨活动,为各学校提供优秀经验。教师把微信公众号建设的过程变成基于实践的教师场景研修,形成了经验文章《借微信公众号建设促教师专业发展》和《让微信故事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能量站”》,发表在《早期教育》杂志上。

    多维联动

    助力“边远弱”学前教育

    梅村中心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众多,有各级各类教育专家学者,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有大量在园孩子的家长。他们隔着时空进行思想碰撞,实现资源互济,达到智慧叠加。

    目前,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6000人,微信故事被各教育媒体转载67次,惠及全国各地的幼教人,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结对支教的青海省互助县几所幼儿园的教师每天关注推送的微信故事,潜移默化中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教学行为。冬季互助县气温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为防止学生冻伤,教师一直不让孩子碰冰雪,直到阅读了推送的微信故事《哎呀,我们“冰”在一起了》,教师打开了教学思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了让儿童“玩中学”。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与特教研究所专家叶小红老师给予高度评价:“梅村中心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给了教师一个群众性参与、表达的机会。这些微信故事,让我看到了教师智慧教育者的形象,更看到了幼儿主动学习者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梅村中心幼儿园‘人人参与、人人平等,人人成长’的人事相善的文化内涵。”

    “履有痕,路未央。”梅村中心幼儿园将持续构建优良的课程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儿童心灵深处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梅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