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作业新的意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双减”最关键的“减”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业负担直接体现为作业超量,其他如作业评价、作业心理等比较隐性的负担也客观存在。在学校推进作业减负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全面检视一下作业负担的相关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作业负担主要表现在身体负荷和心理感受两个方面。

    所谓“身体负荷”,就是过重、过多的作业数量,学生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也要消耗大量体力。学生应有的休息时间被挤占,有些学生甚至经常熬夜写作业。“双减”之后,许多学校采取了学科作业每日登记公示制度,减少了学生的作业负担,维护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可见,控制作业总量、精简作业内容、提高训练质量,这是作业管理的重要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做下去。

    学生“心理层面”的作业负担比较复杂,有些时候还会非常隐蔽。

    有些作业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会产生挫败感;有的教师因为应试需要,常常会出一些“偏、难、怪”的题目……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的“刷题”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渐渐产生畏惧和自卑的情绪。

    不恰当的作业批改方式也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一些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会用过高的标准苛责学生,订正和反馈的过程非常强势,师生之间缺少基本的尊重和体谅,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学生在负面情绪下写作业,自然也是一种心理负担,进而对教师、对作业、对学习产生抗拒感。

    当我们重新检视作业负担的构成和原因后,创新作业设计、完善作业管理的方向和策略也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优化作业的批改和评价。教师可以尝试以作业的往来为渠道,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切磋、共学共进,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业批改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赋予作业积极的情绪意义。除了批改对错,教师要在批改往来中让学生感受肯定、鼓励、关怀,感受被爱护、被尊重。此外,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发现并提取有趣的小话题,拉近师生学习和交流的距离。

    丰富作业的呈现方式。教师营造活泼多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作业有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例如,配上一幅插画,描绘一道彩边,为标题做个可爱的图标……我的学生还经常在作业本里夹一片树叶,题上一两句感动心灵的话语,或是在作业后面画一幅画、留一段言、写一首小诗。丰富多彩的作业呈现方式会让学生积极调动身心参与学习,获得更加多元的学习体验。

    植入有趣的话题要素。学生的听说读写活动往往源于一些特定的话题驱动,新鲜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学生打开表达的“阀门”。作业题目如果能够结合课文故事和生活情境,引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点,可以明显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尽量挖掘可以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共鸣的课堂知识点,让作业都拥有一定的话题性。例如,一年级学认识“手”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不同的手”:我的手、你的手、他们的手、爸爸妈妈的手、老师的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手、机器人的手……

    提供行之有效的作业策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做作业的“利器”就是方法和技巧。以课文预习为例,教师应该给学生一套“预习指南”,用科学的学习程序和学习策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项目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教师要启发学生采取合作的策略完成,还要通过作业练习不断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设置比较学习、虚拟角色等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方法、思想意趣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赏析,完成深度的阅读探索过程,感受学习的获得感、愉悦性。

    尊重学生的作业主体意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是我自己的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美化一下作业本——设计好看的目录页,在封面和扉页书写喜欢的名言警句等。作业本即将用完,有些学生还在最后一页写上“再见了,旧本子”,让作业本也变得“有情有义”。有了上述基础,每一次作业就成为了学生的自由表达,这是对作业基本属性和观念的一种改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意识。

    创建作业文化。传统的作业流程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发挥作业文化的育人作用,经常开展作业交流展评、心得分享等活动,把作业全流程营造成一种“展示与分享”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每一次作业往来中体会生活的意义。

    重构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度优化,围绕课程目标赋予作业更加活泼有趣的功能和意义,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让学生从此爱上作业、爱上学习。

    (作者系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