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70.3%受访中小学生家长确认育儿要“健康第一”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16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30.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能保证1小时足量校外体育活动,小学生实践情况明显好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课业任务重、没时间锻炼被认为是不能保障的首要原因。72.4%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实践好校外体育活动,70.3%的受访家长认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

    ——据《中国青年报》

    ?短评“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实中,囿于升学压力,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被压缩也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家长大多都认同身体健康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评价导向让他们难以抉择。而今“双减”政策之下,“减轻孩子的负担”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当作业变少、培训变少,相信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会再是问题。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家长需要积极支持并参与孩子的体育锻炼,帮助孩子掌握体育技能,陪伴孩子一起运动。

    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口大

    近日,北京市发布了新的中考体育改革措施,将中考体育成绩由过去的30分提高到70分。同时增加了乒乓球、武术、游泳等14门自选考试项目。目前,体育培训项目出现升温,报名的学生也呈现低龄化趋势。不过,无论学校还是专业培训机构,专业体育教师都存在不小的缺口。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些学校甚至面临着2600个孩子只能配备2名体育老师的现实。

    ——据央视新闻

    ?短评:体育热起来是一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教育评价导向的改变。所谓“无体育不教育”,体育中考分值的增加,将会打破中小学生过去抱有的“只要体育不拖后腿”的心态。当然,要想让学生从体育课中受益,还需要大量专业的体育教师。目前师资短缺是体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校应该考虑适当增加一些体育教师的编制,或者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充实体育教师的队伍,让孩子的身体不仅动起来,还要真正好起来。

    可“拍照搜题”的App暂时下线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作;已备案的相关教育App暂时从平台下线。通知提出,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

    ——据教育部官网

    ?短评:近年来“拍照搜题”类App颇受一些教师和家长的青睐,甚至成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这类Ap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为孩子辅导功课之苦,但本质上是一种“偷懒”的工具,对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显然起到了阻碍作用。“双减”政策之下,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作业改革,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通过设计更有含金量的内容来减轻孩子的负担。如果学生仍旧沉迷于“拍照搜题”,很容易形成惰性思维,不利于个人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