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学会“教家长做家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如此看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

    今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进行调研,反映出几个问题:部分学生表现出情绪低落,经常不快乐;学生对亲子关系感到困扰;对兄弟姐妹的关系感到困扰;无法从家长和朋友那里得到支持,个别孩子因此不愿倾诉而选择默默承受。

    为什么学生居家学习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分析出原因:家长基于生计问题和对孩子的学业焦虑,无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压力传导;亲子沟通存在障碍,家长普遍表现为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不能对孩子的学业给予支持,有些孩子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孩子在线上学习的焦虑和挫败无处宣泄;租住户多,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形式单一,不知道如何引导兄弟和睦相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少方法。

    因此,我们要教家长做家长。主要包括:

    指引育人理念。学校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云上家访。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家庭日常作息计划,做到规律有序生活;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居家学习期间,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线上“石岗金石娃课程表”,在思政课上为学生讲好抗“疫”故事,鼓励师生战胜疫情。在心理课上,我们和学生一起讨论幸福观: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们觉得幸福到底是什么……还有“艺”起抗“疫”、快乐运动寻找金石健康小先生等活动,让学生学做幸福的人。

    指引育人方法。通过亲子运动会、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等节日,开展“寻找生命中的逆行者”“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讲我的亲子故事”“亲子日记漂流”等活动,教学生爱身体、爱健康,会感恩、爱家人,学会认识自我价值。

    指引建构和谐家庭关系。开设家长夜校,带着孩子一起寻找幸福,培养积极心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建立亲密家庭关系;提供社会途径的支持,比如广州市提供的成年人心理支持免费咨询电话;进行心理情景剧的排演,让家长明确“父母的一言一行,决定孩子是否有美好的未来”。

    关注孩子情绪。本着“不要用一生治愈童年”的理念,学校对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实施一生一案;并且加强团建活动、户外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一生一访”,制定提纲积极支招,让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面向未来,我们既要育学生又要教家长。我们坚信,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将爱国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积极乐观的观念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孩子的内心。坚持立德树人,与家长一起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石岗小学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