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确权助推县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村内废弃坑塘上,石家庄市赵县建设了大安中心幼儿园。石家庄市教育局供图

    教育用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办学的必备条件。教育土地确权是全国一些地方面临的共性难题,如何依法依规理顺区域教育用地的土地关系?石家庄市的探索有开创性,值得借鉴。

——编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河北省随后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教育需求出发,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农村适龄幼儿能够接受公平、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近年来,石家庄市大力发展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持续增加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全国范围内存在的共性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土地确权使用等问题仍是目前制约县域公办幼儿园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理顺县域教育用地土地关系,加快县域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以公益普惠为方向,持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成为破解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石家庄市县域公办幼儿园用地确权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确权工作推动力度不够。各县区在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河北省教育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编制和农村学校土地确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上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缓慢,在全面掌握土地基础数据和公办园用地现状方面存在困难,部分教育用地未及时确权。二是观念转变不够及时,教育用地存在流失风险。由于土地档案手续随着部门职能调整而变化,法人手续和土地手续等档案资料不健全或遗失等原因,加上部分村两委干部思想观念僵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长时间无法办理土地不动产权证,建设项目进展前置条件缺失,存在使用权隐患、流失教育或科教用地的风险。三是办理程序复杂,部门间协调沟通不够顺畅。公办园建设项目大多在村集体土地上原址原建或是由小学闲置的校舍新改扩建,使用权人出现用村委会、公办园、中心学区(校)、小学等登记的情况,“一事一议”“一村一议”中需要村两委先征求村民、村民代表、村支书等人员同意后,提交不动产权籍调查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宗地界址点坐标以及不动产测量报告等资料,符合“用地面积清楚,界址准确,权属合法,无争议”后报乡镇、县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分级审核通过。因办理手续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流程不熟悉,部门间衔接机制缺乏,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石家庄市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推进公办幼儿园土地确权方面取得一些突破,积累了一些经验:一是依法确定土地属性。如赞皇县根据相关法律,积极开展农村公办园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工作,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前,使用集体土地兴办的公办园,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可依法确定公办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公办园集体建设用地,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确定公办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没有权属来源的集体建设用地,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经所在地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后,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二是盘活闲置教育资源。赵县结合教育规划调整、撤校并点等情况,大力建设公办园,将闲置的村小、教学点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2019年以来,通过理顺关系办理土地证,全县共盘活闲置村小、教学点6个,增加公办园学位420个。三是争取闲置土地指标。赵县按照“新建一批、拓展一批、盘活一批、争取一批”的工作思路,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积极争取乡镇、村支持,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废旧厂房等资源,谋划建设公办园,实现了公办园不动产权证“从无到有”的突破。该县大安村分为6个行政村,六村共用废弃水坑划归为大安中心公办园使用,并办理了集体不动产权证,解决了大安中心公办园问题;大夫庄中心公办园通过乡镇争取村废旧化工厂的使用权,办理了集体不动产权证;王西章镇中心公办园项目通过王西章镇政府将废弃的制板厂和铸造厂用地争取为教育用地,并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近3年,石家庄市大力推动县域内公办幼儿园建设,新改扩建幼儿园127所,新改扩建幼儿园园舍面积17.91万平方米,新增学位数10902个。

    今后,石家庄市各县区政府应提高政治站位,健全管理体制,盘活闲置资源,坚持分类施策,做好资金和土地保障,以用地确权助推幼儿园校舍安全,加快县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依法推动土地确权。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各县级政府学前教育发展主体责任,实行属地化管理,健全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各地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办园的办园体制;同时认真落实国土空间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土地权属、建设用地等数据,教育部门按照中小学公办园建设规划编制尽快对无不动产权证的公办园进行土地确权,保障教育建设用地供应。

    二是优化专项规划用地布局。县级政府应把发展公办园纳入县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议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合理安排教育用地布局,预留教育建设用地空间,明确园所的位置、范围和规模,落实公办园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公办园建设项目严格管控,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不得随意调整。

    三是积极盘活闲置教育资源。结合教育规划调整、撤校并点等情况,争取闲置土地指标,将闲置的村小学、教学点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同步发展。盘活闲置资源中三个条件可以统筹考虑在内:首先是公办园建设项目无论是国有土地不动产权证还是集体土地不动产权证,均可实施幼儿园建设项目,同时兼顾了地方专项债券的申请使用;其次是不动产权证中土地使用权人是中心学区(校)、公办园或小学,标注为科教用地的均可用于公办园建设项目;再其次是在县政府支持下,集体土地证可办为国有土地证,深入推进公办园建设项目的实施。

    四是强化县级部门统筹协调。针对目前土地手续办理权限主要在乡镇实施的现状,需建立县级政府统筹指导,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协调联动的推进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与村委会、乡镇及审批、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在土地规划、使用以及建设上通力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