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这一重要载体,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探究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深度挖掘“主题式”教育教学创新结合点,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潍城区各学校围绕“植根铸魂、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挖掘语文学科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以“经典诵吟、课堂教学、诗联特色”为主要教学元素,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同时完善学校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经典诵吟主题式

保经典诗词永传承

    “诵读教材”分类编。要求选取语文教材中经典诵读篇目,并结合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量拓展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各学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诵读校本教材。如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新编纂学校路队篇和出操篇《踏歌而行》诵读本和《快乐诵读》校本教材,让学生在诵读中华经典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诵吟方法”重传承。“素读之法”寻初心。为提升学生诵读量,寻找传统汉语诗文特有的读书方式,潍城区倡导学生效仿古代私塾“素读”教育方法来读书。素读,即注重熟读成诵。“和诗以歌”唱经典。把诗词歌赋唱起来,让其与现行音乐曲调相结合,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

    “诵吟评价”多元化。潍城区每年都要举行传统文化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举行经典诵吟比赛,在比赛中展示各校学子国学素养成果,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鼓励各学校采用“阅读存折”储财富、阅读打卡、阅读积分制等形式,为学生储蓄属于自己的阅读财富,并定期开展“阅读小达人”“阅读小明星”等活动,激发学生吟诵经典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主题式

语文教材更厚重

    语文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现行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编篇目非常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性,体裁也更多样化。为此,要求全区各学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双维度探索教学模式。

    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主题编排。一是在汉字教学中感受民族符号的魅力。构建“字源追溯—图片助解—历史故事—构字规律—触类旁通—自主践行”主题式汉字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演变历程、感受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再借助相关图片及历史故事加文化理解,总结构字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自主选择实践方式。

    二是在古诗文教学中品悟诗词歌赋的韵律。构建“解诗题—知诗人—品诗句—明诗意—悟诗情—传诗魂”主题式古诗文教学框架。从诗人和诗题入手,从历史根源处品析正确且形象的诗意,在情境朗读体悟中理解诗情,最终感受诗魂传承至今的魅力。

    三是在历史故事中探索世间万物的真谛。构建“知背景—探词句—明启示—共深读”主题式历史故事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主题编排,让学生带着启示深度阅读相关传统文化篇章,让所学知识更加丰厚。

    依据“教学形式”进行主题编排。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根据双线元素进行归类整理,依据“教学形式”进行主题编排,如通过“课前展演3分钟”“编演课本剧”“主题研究学习”,让语文教学更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学”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呈现出来,让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

诗联教学主题式

注传统文化新血脉

    诗词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瑰宝。为传承和弘扬好这一文化精髓,加深师生人文底蕴,同时为积极响应潍城区普及楹联教育的号召,将诗联教育引入语文课堂,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语文+诗词楹联”教育教学研究,使学校营造出“学诗联、诵诗联、作诗联”的良好氛围,形成诗联育德、诗联启智、诗联塑美的良好局面。

    在课堂探究中,潍城区各学校构建“主题激趣—名联赏析—联律研读—支架创作—展示交流”的主题式诗联教学框架。现在很多学生的诗联创作已从对句到五言绝句,学生作品也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四年级(8)班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有诗即是少年春》诗联集。

    “主题式”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使语文学科教学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使潍城学子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潍城区将继续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语文教材的“活血脉”,构建更加系统、全面的“主题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更好地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 

    (张玉秀 李金艳 苏涵 李楠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