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地理·湖南长沙天心区打造基础教育改革“天心样本”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一段时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五年级学生勾睿鑫发现了“新大陆”。课余时间,他流连于下水道井盖、消防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经过我们改造后的井盖、消防栓变成一幅幅生动、可爱的图画,好像来到了童话故事里!”勾睿鑫言辞中洋溢着幸福。

    勾睿鑫所看见的这些微小变化,成为一所城郊农村学校经过10多年发展成为远近闻名优质小学的见证。这样的改变,正是天心区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天心区自古以来是教育重镇,宋代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张栻在此主持城南书院,毛泽东等人曾在此求学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新时代,天心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从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学改革、评价体系4个方面,立体化打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天心样本”,走出一条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突出课程建设,一体化推进“登山型”课程体系

    “奇妙课程”“雅竹课程”“小农人课程”“梦田课程”……7月13日,2022年天心区课程创新实施基地校创建成果交流与评审会在明德天心中学举行,7所课程创新实施基地校的成果汇报和展示的特色课程引发与会者的兴趣和点赞。

    丰硕的成果得益于天心区研发的“登山型”课程模型,为学校课程创建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路径。

    天心区基于学校课程发展基础,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三个层次的“登山型”课程模型。从课程体系来看,“登山型”课程像登山一样,逐级而上,是从学科走向综合的课程;从课程实施来看,以“主题—探究—表达”为推进模块,把每个模块类比为“山”,设计多种“登山路线”,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路径。

    新港小学的“小农人课程”正是循着“登山型”课程的内在逻辑推进的。在基础课程“种植课程”中,学校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蔬菜种植,改变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在拓展课程“活动课程”中,学校分季节开展劳动主题特色活动,学生围绕主题以书画、朗诵、演讲等形式进行跨学科展示;在研究型课程“三园课程”中,通过教师、家长、专业人员的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充分调研,提高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劳动技能,内化劳动品质。

    同样,仰天湖实验学校在“向着未来生长”的办学理念下,按照“登山型”课程模型的三个层次构建了“有爱、有力、有光”三个维度的课程群。一时间,遵循“登山型”课程模型构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呈星火燎原之势。

    从学校自主申报到总结经验再到全区推广,天心区改变了传统由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强行实施的课程推进模式,形成了可操作、可推广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法和机制。

    每一位走进天心区实验小学的人,都会被校门口文化石上“保持你的好奇心”这句话吸引,在这样的办学理念下学校构建了“奇妙课程”。“奇妙课程”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分成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综合实施方案、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三个层次,紧扣“好奇”“问题”“减负增效”三个关键词整合成有层次的课程体系,让课程成为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学校借助“登山型”课程模型建立起各有特色的课程,而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是参与者、践行者、完善者,最终受益的还是师生。课程成就了学校,同样也“哺育”了师生。

    明德天心中学教师肖博参与了学校“幸福生长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她参与的课程成果荣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青园小学的学生在“梦田课程”的滋养下逐渐扎根、成长。六年级学生安予枭就是“梦田”里的一颗“种子”,6年时间里他在“问题导学”课堂上学会主动思考,还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拓展课程中选修了足球,逐渐成长为足球健将。

    “‘登山型’课程模型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不同课程的递进关系,而且注意课程构建的体系性与关联性,解决了学校课程建设碎片化问题。”看着每所学校结合实际构建的独有课程,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余战勇说,“百花齐放的课程样态是区域教育充满活力的重要体现。”

    强化课题研究,层层深化“三题递进”研究机制

    刘媛是天心区幼幼小学一名数学教师。工作之初,她曾想过做课题研究,可申报课题需要完成“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等13个项目所需材料,就觉得课题研究太烦琐、高深,只好作罢。不会做、不敢做、不愿做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为打消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顾虑和畏难情绪,5年来,天心区构建了“微问题—微课题—课题”的研究体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如今,天心区已形成系统推进“三题递进”课题研究机制,即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微问题研究;整合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深化问题,规范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注重培养片区课题研究负责人,打造稳定的研究团队,并成立首个区级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开展研究成果交流活动,树立课题研究典型。

    一个个教学中的大问题化解成小问题,迅速削减了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刘媛就是其中之一。在学校的鼓励下,刘媛开启了微课题研究之路。让她惊喜的是,经过一年的实践微课题研究就取得了成果。在此基础上,她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于当年成功立项并已顺利结题,成果荣获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将课题研究的内容细分,一步一步拾级而上,层层推进,既破除了课题研究的神秘感,又实现了教学的研究化和研究的教学化。”现已是长沙市优秀教研工作者的刘媛深有感触地说。

    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是一所新建校,3年内教师由57人增加到263人,学校对教师进行分层规划,提出年轻教师站住讲台、骨干教师站稳讲台、优秀教师站好讲台的目标。为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学校依托长沙市规划课题《信息技术2.0背景下的初中学科课程综合教学研究》,成立了校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工作室”,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课题研究。语文、数学、地理组侧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英语组重点研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生物、地理组研究智慧教学中如何布置作业,课题成为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天心区创新教研模式,化解了研究是少数人的专利的矛盾,践行人人可做研究、个个都是‘教研员’,实现教学、研究、培训的融合发展。”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聂庭芳评价道。

    通过多年的实践,“三题递进”课题研究模式在区内118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全国各地20余所中小学中广泛应用,获得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通过搭建一个支架让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在参与中找到研究的乐趣,随着成果的不断叠加,专业成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天心区教育局局长张伟说,“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生命状态,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积蓄了能量。”

    聚力教学改革,探索“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

    天心区地处长沙老城区,区内老校比较多,教师平均年龄偏大,“应试教育,考分至上”现象依然存在,而老百姓对“上好学”的需求却日趋多样化。

    针对这样的供需矛盾,不少学校尝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但绝大部分改革重在教学模式、组织结构等层面的变革,而不注重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往往落入“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陷入“形式热闹、内核空虚”的尴尬。

    为改变这种状态,天心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通过广泛调查、深入研究与小范围试点,总结提炼出“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三问”是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知道什么、发现什么、解决什么”三个导向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学科维度,学生要知道所学内容,能发现所学知识存在的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生活维度,学生要知道所学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能够发现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真实情境问题,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生涯规划维度,学生应聚焦职业愿景,围绕知道喜欢什么,发现适合什么,进而思考确定发展什么。

    为了更好推进“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湘府英才小学制定了《推广应用“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实施办法》,分“学”“用”“创”三个阶段进行推进。第一阶段,通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掌握“三问导学”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阶段,全校教师应用新模式开展日常教学,观察课堂学生表现,检验应用效果。第三阶段,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和创新实施方式,提炼新的经验。

    随着“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的推广,各中小学掀起学习应用的热潮。雅礼书院中学探索的“情境化问题式教学法”正是对“三问导学”研究型学习模型的创造性实践。雅礼书院中学教师苏姗在上《鸿门宴》一课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代表项羽阵营,另一组代表刘邦阵营,由学生自导自演《鸿门宴》情景剧。表演完后苏姗问道:“你认为谁影响了史上最著名饭局的走势?”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苏姗继续追问:“文本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如果让你去刻画,有没有更好的写法?”这样,情境化设计与问题导学完美结合,课堂互动精彩纷呈。

    今年10月27日,湖南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录播教室内正在举行天心区语文学科“创新杯”教学比赛决赛。本次比赛既是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天心区推进“三问导学”的一次成果汇报。雅礼外国语学校教师胡芊芊夺得语文组特等奖。“在进行比赛教学设计时,正是学生初赛时课后提出的一个小问题给了我灵感,最终才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赛后胡芊芊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学习真实发生的重要资源,这是‘三问导学’的最大魅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