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建设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是传统工业区,人文历史厚重。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原区改革创新发展聚焦以下几个层面:沿袭与改革、传承与发展、稳健与创新,着力开展教育改革创新发展。针对区域对课程建设专业引领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现象,郑州市中原区从2002年起,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开展课程改革,推进区域学校课程建设。历经“铸魂、布局、实施、评价”四个阶段,通过“文化引领、规划引领、行动引领、评价引领”的“四引”推进策略,解决了区域对课程建设专业引领不足和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促进学校内涵提升,形成了可供借鉴的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学校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育人品质,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凝练“守中归原”课程建设理念

    中原区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中原文化内涵,凝练了“守中归原”课程建设理念。“守中”就是守住立德树人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制度认同、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原”即本原、源泉、初元。“归原”即让学生回归自然、学会生存、溯源求真,让学生回归生活、学会相处、与人为善,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止于至美。“归原”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真。

    “守中归原”作为中原区课程建设理念,是区域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价值引领。区域各学校在“守中归原”课程建设理念引领下,整体建构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形成了既多彩又多元的文化追求。如:“创生”文化、“雅实”文化、“寻根”文化、“合”文化等。

    建构“守中归原”课程建设模型

    中原区基于“守中归原”课程建设理念,建构了“守中归原”课程建设模型:确立品质教育目标体系,进行价值引领;构建“守中归原”课程体系框架,引领课程开发;形成“守中归原”课堂形态,促进课程实施;建立“守中归原”双驱推进工作机制,为课程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打造“守中归原”课程五维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课程建设质量评估。该模型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思路、指明方向,整体推进区域学校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守中归原”课程内容体系框架

    中原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涵盖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守中归原”课程内容体系框架,包含“中”课程、“原”课程、“源”课程和“元”课程。

    “中”课程:国家课程包含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等,校本课程从党史、队史、校史、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发。

    “原”课程:国家课程包含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校本课程从编程、乐高、头脑奥林匹克、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发。

    “源”课程:国家课程包含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从生活达人、研学旅行、健康饮食等方面开发。

    “元”课程:国家课程包含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校本课程从非遗文化、书画鉴赏、科学运动、影像艺术等方面开发。

    “守中归原”课程内容体系框架,发挥区域导引作用,为学校课程建设“打样”。坚持给理念、给方向、给空间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校主体地位。区域和学校进行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约,引领学校厘清自己的教育理念、育人目标,定位课程目标,开发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协同发展的需求。

    各学校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课程体系。如基于“慧教育”,根据“培养负责任、有能力的优秀学子”的育人目标,构建“五慧”课程体系;基于“幸福教育”,根据“培养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的育人目标,构建“幸福”课程体系;基于“DREAM追梦教育”,根据“培养知礼、享读、懂技、品艺、慧思的时代追梦人”的育人目标,构建“追梦”课程体系。

    (二)形成“守中归原”课堂形态

    结合“守中归原”课程建设理念,提炼“守中归原”课堂四要素,形成“守中归原”课堂形态。“守中”,即以学生为中心,释放学生学习的天性,凸显“连接、探思、创造和延展”课堂四要素,让课堂有张力。连接指学科内新旧知识连接,不同学科间知识连接,与生活连接,与文化连接等,实现学生认知结构化;探思指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在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涵养品质;创造指给学生自主的时间空间和适切的点拨引领,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延展指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更广阔的领域,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归原”,即回归课堂教学原点,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逻辑起点,追寻学科育人价值,实现学科教育的朴素和极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由单课时的碎片化学习转变为大单元的整体探究,走向跨学科的综合实践、主题式学习、项目式研究等,让教育回归生活,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各校在“守中归原”课堂形态的引领下,结合区域引进PBL、PDC等项目,建构各具特色、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学校课堂形态。如“行—思”课堂形态、儿童“CHILD”课堂形态、“暖”课堂形态、“七三三”课堂形态等。

    形成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共享平台

    (一)建立“守中归原”双驱推进工作机制

    为有效推进课程建设,中原区建立了“守中归原”双驱推进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实施行政、业务双驱动,形成区域推进课程建设工作的两翼。行政方由教育部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办、校课程领导小组组成,形成行政组织架构。行政方研制文件、制定制度进行政策引领;统筹人力资源,组建课程办,成立教育集团和项目联盟共同体,建立工作机制;设立专项经费,聘请课程专家,进行项目推进;统筹区域内社会场馆、场地、设备、平台等资源,在资源调适中实现共享;加强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发挥行政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指导和督导作用。业务方由专家团队、业务科室团队、学校课程微团队组成,形成业务组织架构。业务方聚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学术攻坚;持续跟进专家项目,加强视导力度,确保项目实效;实施区域、学校、教研组三级工作坊联动的教研模式,搭建培训、交流、展示平台,共享课程建设成果;共商评价标准,研制评价工具,对课程建设进行专业化引领,有效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质量;与“课程办”联手,主办、承办或参与更高级别的教育论坛,促进学校课程建设走深走实。

    “守中归原”双驱推进工作机制,使行政和业务双方实现了各自层面的横向三级联动,形成内生动力。行政和业务双方“咬合”互动,产生合力,形成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完善“守中归原”课程建设共享平台

    中原区依靠行政、业务力量统筹规划,以学校为点,以区域性发展为面,点面结合,完善“守中归原”课程建设共享平台。信息化平台设有“公告栏”“价值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成效”和“数字资源”七大板块,下设22个二级栏目。在区域引领下,很多学校也建设了基于云端的信息化平台,并实现跨区域互联共享。如“阳光云书院”,已有“教师成长、家校共育、家长课程、德育课程、书法课程、心理课程”六个板块,资源总量有1820多条,浏览量超过16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

    同时,搭建“中原大讲堂”“守中归原课堂论坛”“教研训一体化活动”等专题研讨平台;组建“教育集团”“项目联盟”“大协作组”,为学校课程的共同建设提供平台;通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定期交流,探索实施“县管校聘”,从人力资源角度为实现校际间课程建设的均衡发展提供平台;积极协调、利用区域内社会场馆、场地、设备平台等,促使区域课程建设质量呈现螺旋式攀升。

    研制“守中归原”课程五维评价指标体系

    中原区依据CIPP四要素研制“守中归原”课程五维评价指标体系:背景评价是对课程建设目标体系做出价值判断;输入评价指向课程方案,实质是对内容框架可行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指向课程实施管理和课程组织保障;结果评价指向课程发展成效。依据CIPP四要素设置了“守中归原”课程五维评价的5个A级指标,再从中提取每个A级指标中的关键元素,细化成为21个B级指标,形成56个C级指标,其中C级指标是具体可操作的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

    评价始终与课程建设同生共长,各级指标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推进动态可调。在实验校先行、区域推进的前期,加强对各校的课程建设视导,依据视导反馈和对评估数据的分析,重点发现异常项,对异常项追根溯源,进行各维度标准的调整和共修。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区域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和评估结果,把学校分为A、B、C三个层级,并动态分层调适每一层级课程建设质量的评价标准,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区域在学校课程建设的每个周期,对课程建设态势和课程实施成效做出总结性评价,将评估结果可视化,对各学校课程建设进行精准画像。评价数据为教育行政方的课程建设决策提供支持,帮业务方找准教研方向,优化教学实践,实现课程建设管理闭环,促使区域内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