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强国目标 共育时代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2023年京沪高校学工部长论坛暨京沪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北京、上海两地教育部门负责同志,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学生工作部部长作交流发言。现将会议发言摘编如下,敬请关注。——编者

营造高校思政工作新生态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王达品

    北京市以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等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营造高校思政工作新生态。

    抓根本,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创设“金课开讲啦”“名师大家讲党史”等一批思政“金课”。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

    抓统筹,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思政课”。精心设计“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方案,建立健全市区校联动发力、全要素协同保障的工作机制。推动26家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16区结对子,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共同体。

    抓体系,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组织20余万大学生参与“双百行动计划”、红色“1+1”、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等系列实践活动。研究制定《优化提升北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方案》。率先出台省级《大中小幼学校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

    抓平台,推进优质育人资源共建共享。建设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搭建“6+1”思政课课程资源平台。成立全国首家覆盖大中小幼全学段的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和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设立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研究课题。

    抓队伍,锻造铸魂育人的关键力量。全面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月,高质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训班,连续5年开展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着力构建思政工作队伍人才评价体系,组织评选北京市“最美高校辅导员”,组织心理教师开展访学研修,推动新入职辅导员持证上岗。

持续推动高校思政改革创新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 闵辉

    高校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一是聚焦系统规划,在构建工作大格局上下功夫。上海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市委高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功能,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在年度高校思政工作要点中单列“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建立推进落实机制,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出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学生心理健康等相关文件。

    二是聚焦灵魂主线,在贯穿教育全过程上下功夫。在课程育人方面,上海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在实践育人方面,以“开门办思政”理念形成育人合力,遴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三是聚焦改革创新,在提升精准思政能力上下功夫。探索精准思政新技术。上海依托易班建设“青梨派”大学生思政课在线学习和实践成果展示平台,支持高校探索建设大数据赋能学生教育管理系统、虚拟辅导员等。拓展精准思政新阵地。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推动育人力量下沉。

    四是聚焦队伍建设,在促进专业化发展上下功夫。上海研究制定政策文件,组织岗前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海外研修等一体化“大培训”,开展素质能力大赛、主题班会展示等实战化“大练兵”,搭建哲社专项课题、特色工作法遴选等科研化“大平台”,实现了高校辅导员“有地位、有发展、有待遇、有要求”。

“一站式”社区绘就育人同心圆

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校团委书记 户国栋

    北京大学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彰显学校特色、富有育人内涵、洋溢青春气息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之路。

    聚焦“三个突出”,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一是突出系统协同。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建立学校党委统筹、相关部门协同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机制。二是突出楼宇覆盖。探索“社区+党建”新模式,实现党委书记讲课在社区、学生党员建功在社区、积极分子培育在社区。三是突出文化浸润。邀请《无名》《八角笼中》《刀尖》等电影主创团队走进北大,打造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启迪的育人文化。

    坚持“四个下沉”,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下沉。创设第二班主任制度,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党政干部积极担任第二班主任。二是学工队伍全员下沉。创新驻楼辅导员制度,学工队伍全线入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三是社区服务全时下沉。楼长担任生活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四是名师大家深度下沉。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世界冠军等莅临社区,与学生共话初心。

    创设“三条路径”,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成为榜样。一是建立志愿服务矩阵。立体打造“雪燕”“家燕”“青燕”“银燕”等“燕阵”志愿服务矩阵,让“我志愿、我奉献”成为青年学生的响亮口号。二是打造社区样板宿舍。重点打造示范学生宿舍,精细建设育人的最小单元格,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宿舍新风尚。三是选树学生典型榜样。讲好国奖得主、退伍士兵、科研新秀等的奋斗故事,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精准思政

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 艾竹

    当前,围绕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学生精准思政工作,复旦大学正聚焦以下问题着力推动:一是如何使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育人资源的精准投放;二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支撑和评估思政工作成效,更好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023年6月,复旦大学党委启动“文化校历”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品牌,解决培养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的土壤问题。“文化校历”作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版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入选的活动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破解了校园文化活动系统集成的问题,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为高质量校园文化育人资源供给提供了机制保障。

    精准对接供需双方,让土壤和种子相适配,建设一套学生爱用、数据贯通的数字化系统势在必行。复旦大学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赋能精准思政工作,2020年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契机,立足学生社区和书院,启动了“智慧书院”数字平台建设。其建设目标是成为贯通德智体美劳“五维育德”体系、支撑学生全链条发展和评价、提供一流校园成长体验的大数据精准思政平台。该平台可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推送特定学习资源和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文化校历”效用发挥的助推器。同时,该平台可以全过程记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并收集意见建议,关注不同活动目标学生群体的参与情况,运用大数据模型为育人成效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更好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多维协同为时代新人铸魂

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研工部)部长 许秀锋

    同济大学通过“夯基”“筑台”“立柱”三个阶段逐层布局建设任务,扎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夯基”: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机制。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校内方案,明确“十大专项行动计划”的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形成“领导小组—秘书单位—牵头部门—落实部门—各学院”运行机制。党委学(研)工部作为秘书单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每项行动计划由一个部门牵头抓总、多个部门协同落实,从项目布局、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推进各项计划;各学院主动对接各落实部门完成工作任务。

    “筑台”:协同职能部门、院系育人力量。制定《同济大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重点项目平台建设工作任务表》,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建设标准、推进步骤等,开展校内项目申报培育工作,形成培育项目“蓄水池”。制定《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以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80项三级指标为“指挥棒”,分批次创建“三全育人”示范学院,激发各学院参与“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相关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立柱”:推进日常工作,开展精品建设。每季度开展工作督办并发布校内简报,促进信息共享、经验互鉴,各项行动计划已取得一定工作成效。例如,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行动”中,学校合理规划社区公共区域,构建“1+1+N”功能模式,即一个校区有一个“一站式”协同育人中心,配套若干功能房,并总结相关经验出版专著《打造学生社区党建的红色引擎》。

培育时代新人 铸造强国青年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部长 张银

    中国农业大学聚焦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形成特色育人方案。

    主要内容:重点以“高质量、大格局、精准化”为目标,聚焦质量提升实施课程思政深耕行动、党建引领攀峰行动、校园文化浸润行动、“大思政课”聚力行动;聚焦拓展更多资源和投入更多力量到育人中,实施“大先生”培育先锋行动、“小我融入大我”实践育人蹲苗行动;聚焦学生思政工作难点和热点,实施积极健康心理光照行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行动、思政融合智慧行动和意识形态亮剑行动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