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外活动 提升实践能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小学 周 缨

科学课的重要理念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历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笔者以科学课为依托,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丰富活动,提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反过来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使他们去探求知识的来源,推动他们动手参与到活动中去。

1.种植、养殖活动。饲养小动物、培育植物是学生们非常乐意去做的活动。小学科学课本上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如种凤仙花,养蚕,观察蜗牛、蚯蚓、蚂蚁……这些活动经历时间长,无法通过课堂来完成所有的观察任务。笔者把它们设计成课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

2.制作活动。制作活动几乎小学所有的科学课中都有。如三年级的气球天平,四年级的雨量筒、风向标,五年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态瓶,六年级的小杆称、纸桥等。笔者把那些占用课堂时间较多的制作活动都设计成课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任务驱动,养良好习惯

学生知道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未必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的“强制”,在这里指的是给学生们规定的相应操作任务,通过一系列的观察、记录、交流任务,对学生的课外操作活动进行监督。通过适当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这样,日积月累,习惯自然形成。

1.观察任务。所谓的观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看。在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中设计了“凤仙花种子先长出来的是根还是芽?”“凤仙花苗的第一、二两对叶子一样吗?”“凤仙花苗的叶子在茎上是怎样长的?为什么这样长?”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观察起来目的性自然就强了。

2.记录任务。光有观察还不行,得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起先可以是教师为他们设计记录表格,让学生们按照表格中的任务记录下来。这样的训练久了,以后的观察记录可让学生们自行设计。可以模仿教师的记录表,也可以有所创新。

3.交流任务。活动观察、观察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在交流时有话可说。在三年级下学期历经1个月的“养蚕”活动中,学生们经历了蚕卵、蚕卵孵化成蚁蚕,和蚁蚕—结茧—蚕蛾的全过程的观察记录,相互交流起来就不会有障碍。

三、整合资源,建家长联盟

有些课外活动是在家完成的,经历的时间又长,需要家长提醒孩子、督促孩子来完成观察记录。教师因此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家长联盟。

1.就近原则。根据学生居住地远近建立联盟小组。一般情况下,把住得近的学生家长分在一起,有助于交流。

2.相近原则。把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知识水平相近的家庭放在一起。

3.互帮原则。班级中有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在进行课外活动时,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不方便通过网络查阅知识,活动时无法用照片记录过程,活动照片无法用微信传给老师……这就需要热心的家长帮忙,建立互帮志愿队,使课外活动顺利完成,让每位学生的科学操作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四、多元评价,现学生个性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可以提升课外活动的操作能力。

1.全体展示。凤仙花的种植将近一个学期。在这个种植过程中,每隔两星期让学生们把自己种的凤仙花拿到学校来同大家一起欣赏。教师可以逐个点评,找出每位学生做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让每位学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2.等级评价。为了确保观察长期、有效地开展,教师应对学生的观察记录本进行逐一评价,让学生收获成长。

3.激励比赛。一个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们通过人人参与活动,经历了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除了从中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明白一些科学道理外,还能运用这些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是科学活动的最大收获。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比赛来增强自己的荣誉感。例如:在学习了《物质的变化》这一单元后,学生冯诸艺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给“柿子脱涩”,结果发现用酒精给柿子脱涩效果最好,实验小论文获得区创新大赛二等奖。学习了《环境和我们》这一单元,学生吴若一对不同环境下的“胡萝卜再生”情况进行了实验,发现胡萝卜在普通清水中的再生能力最强,此实验获得了区创新大赛三等奖。

总之,借助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记录、交流习惯,不断扩充科学知识,提升科学动手能力,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