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师打好成长底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前师资培养改革”系列报道⑦

    又是包揽一等奖总数第一名!在不久前的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组,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选送的3名选手再次夺魁,保持了大赛举办5届以来的“霸榜”纪录。

    “大赛拼的就是师范生的实战能力。”学院院长曹漱芹认为,比起背理论、刷题目,大学4年给予师范生的更应该是科学的理念和实战的才干。近10年来,该院重塑师范生培育体系,以全目标管理联动全周期实践,为幼儿园输送了一大批用得好的幼教人才。

    目标定位

    学得好不好得看用得好不好

    2018年,浙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接受教育部专业认证,为同类学校中的首家。“学得好不好得看用得好不好”,为此,学校派出多支专家团队分赴各地,重点调研毕业于该校且工作5年以上的往届生,从他们的实际表现“回头看”学校的育人导向,从而优化师范生培养目标。

    是年,专业顺利通过认证,且首次提出“德行与理想、知识与能力、管理与育人、反思与发展”四大目标,为国内同类专业“打了样”。

    提目标不是为了喊口号。有了指挥棒后,学院随即将四大目标细化分解到各门课程,比对原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建立二级子目标,开启下一步的教学改革。

    以专业核心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为例,该课程有着20多年的历史,成熟度极高。但教师团队比对四大目标后认为,该课程有重知识和能力的传统,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意识培养上却有不足。于是,学院量身定制了“反思与发展”的相关任务指标。

    课程样态随之改变。教师大规模压减讲授法的权重,转而采用混合式教学。在每一个知识模块中,首先形成对“幼儿学什么”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活动视频进行“幼儿怎么学”的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反思教学效果及改进策略,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体验操作、作业反思等教学手段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我们尤其关注目标的达成度,确保课程改革不走偏、不越位。”学前教育系主任邹群霞介绍说,学院专门研发了课程目标达成度处理系统,对课程中的重点教学环节量化打分。比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要求学生分析幼儿在生活、游戏和区域活动中语言学习的视频,思考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鹰架策略。“分析”和“思考”两个环节分别打分,检测是否达成“识别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化需要并进行有效支持”的目标。

    至此,以目标为导向的课改形成一个有效闭环,而重中之重就是目标设定是否科学合理,“学得好不好得看用得好不好”成为一把关键量尺。每年,学院要求专业课教师团队都要“下水”调研,形成报告并制定课程调整策略。仅2023年一年,学院开展的省内外调研会就达35场,向用人单位、毕业生发放问卷逾8000份。

    创新模式

    全周期浸润式实践

    在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学前组,评委们对冠军选手朱祎梦印象深刻:熟悉幼儿特点,能应对复杂的教学场景,实战能力接近在职教师。

    一名大四学生能得到如此评价,得益于学院独创的全实践培养模式。

    大一下学期开始,每周三,朱祎梦都会来到校外基地杭州市朝晖幼儿园实践。上手第一课是幼儿保育,通过观察保育教师的保育行为,朱祎梦要学会午餐时为幼儿打菜打饭,帮幼儿穿衣服、扎头发等。“记忆最深的是幼儿园晨检,每当一个孩子入园,我就摸摸他的额头是否发烧,看看手、足、口腔是否有疱疹,整个过程满是认真和谨慎。”朱祎梦说。

    大二、大三时,学生要借助全实践将课堂所学化作实践所用。有一回,朱祎梦结合校内课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设计了大班音乐活动“读书郎”。虽然上得精疲力竭,孩子们却跟不上、唱不出。“为什么学校老师教的,和幼儿园里真实进行的,效果不一样呢?”面对朱祎梦的困惑,导师建议她先让幼儿熟悉歌词与背景,再展开活动,同时也指出了朱祎梦教姿教态上的问题。反复模拟和磨炼后,朱祎梦成功在期末将此活动进行了公开课汇报。

    到了大四,朱祎梦与幼儿交流已游刃有余。她要在幼儿园进行长达6周的集中实习,单独带班,原先的导师当她的临时“辅教”。

    和朱祎梦一样,学院所有学前教育师范生在大学4年里,都要完成这一整套全实践学习。每周三,校门口二三十辆大巴车排成长队,把学生送往各个实践基地。每名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和一名专业导师,全天跟踪、实时指导。学期结束,每人要上一次公开课,汇报学习成果。学院还要对全省180个实践基地打分,根据学生的实践特点更换场地。

    “这给我们的管理和投入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学生的获得感是真切的,等到毕业时用人单位是抢着要的。”曹漱芹说。

    延伸培养

    校地合作共育驻园硕士

    2023年,俞剑光来到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心幼儿园任副园长,硕士毕业的她成了这所农村园里学历最高的教师。

    俞剑光毕业于浙师大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读大三时了解到有个“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柯桥区和学院签订协议,委托学院遴选优秀学生,毕业后到柯桥区的幼儿园任驻园硕士,边工作边进行学历深造。

    俞剑光顺利入职柯桥区六一幼儿园,很快她体验到了与一般教师的不同。工作方面,她进入了专业建设的核心团队,参与研讨梳理园本课程发展方向。省市区的教学展示、课堂比武,俞剑光频频亮相,除了幼儿园导师给出指导外,还能随时与学院的理论导师对接,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来打磨课堂。学习方面,每年暑假她要回炉再造,完成学院安排的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课,到了读硕最后一年,更要脱产学习,通过答辩。

    沿着校地预设的目标和轨道,俞剑光迅速成长起来,第二年就获得柯桥区游戏案例一等奖,之后开始担任幼儿园的中层骨干,并在省市区的课堂比武上表现亮眼。如今,来到湖塘中心幼儿园后,她巧妙依托当地资源立项省级课题,开发了“十里湖塘”生活化课程,带动更多教师共同参与研究。

    据悉,目前已有20个省内外的县(市、区)教育局主动与学院合作,累计招收培养驻园硕士116名。这些驻园硕士均已成为地方教学骨干,获得区县级以上奖项300余项。

    “我们将继续关注研究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后续成长,提供全职业生涯周期的专业支持,帮他们实现从学生到优师的蝶变。”曹漱芹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