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汇报会召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1-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 12月16日,山西省教育厅、省教科院在太原市召开了山西省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汇报会,来自全省20个县区的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山西省涌现出了一批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特别是该省在今年初召开了长子县整体推进县域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以后,全省各县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出现了更多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单位,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如何有效地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各县区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经验。朔州市朔城区教育局从人事管理上着手,统一区域内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利用行政手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改长效机制,保证区域内课改不因人事变动而受到影响。新绛县教育局与电视台合作,拍摄了新绛县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片,在全县宣传三天,彻底消除了校长、老师的顾虑,解除了来自家长、社会的阻力。平定县教育局根据课改需要,积极建立科研团队,开展教师培训,并邀请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来校调研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万荣县教育局在干部任用、经费使用、政策制定三方面均向课改倾斜,教师的调配与使用、干部的任用与提拔都要围绕课改进行。教师的职称评聘、评模晋级和绩效工资都要与课改挂钩。对优秀的课改教师、经验突出的课改学校都坚决予以奖励。长子县教育局按照启动时间、实施进展、实际效果把课改学校分为示范引领校、深化推进校、学习实验校三种类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跟踪指导、定期督查,动态监测、随机调整,确保各校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下午,山西省教科院院长马玉玺作了总结性发言,提出各县区应在现有的规章制度下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利于县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建立健全一套县、校教研体系,不断提升校长、教师的课改理念,发现典型、总结典型、推广典型,真正形成局长、校长、教师三级联动。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会上与局长们探讨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旧模式在教育理念、课堂形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代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自信、尊严、成就感”代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他希望各县区在此次汇报会后要总结经验,高度重视县区教研室的教研作用;充分发挥试点校的带动作用;切实改进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效果;重视对全社会的宣传;逐步建立起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机制。(史文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