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统筹的推力有多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潍坊一中学生在花园般的校园内快乐生活。(资料图片)

    潍坊教育放权不是不要权力,而是改变权力的运行方式,尤其是做好权力的分配,让改革的各个利益方都找准自己的位子,明确自身的权力边界和责任范围,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形成“多中心、多主体”的事业发展格局,而这正是教育治理时代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追求。

    ■本报记者 李曜明 张以瑾  高靓 张婷

    这里的学生不再为考试发愁,中考在即,校园里丝毫感觉不到“大战”的氛围,初三年级的体育和艺术课照常开设,学生每天照例在操场打篮球。

    这里的老百姓不再为子女教育发愁,因为好学校很多,就近入学已成惯例,而且孩子课业负担不重,考试形式多样,高中和中职道路畅通,升学不再走“独木桥”。 

    这里的教师不再为升学率发愁,无论“小升初”,还是“初升高”,学生的分数和名次都不是唯一的标准,学校可以自主开设各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这里的校长不再为办学之外的事情发愁,因为有了校长职级制等保障,校长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琢磨教育、安心办学。 

    这里的教育局不再为改革的环境发愁,因为教育发展赢得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政府各部门都把发展教育视为“自己的事”,要政策有政策,要投入有投入。 

    这里是山东省潍坊市,一个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地级市,一个不断为全国贡献教改经验的地方。 

    今天,潍坊150万名学生和300多万名家长正享受教育改革带来的巨大“红利”,而全国大多数地区还在为“深水区”教育改革艰难求解。很多人带着问题而来:为什么是潍坊,这里的教育改革何以能持续十余年而成正果?市教育局如何当好统筹大区域教育改革的“操盘手”?

    行政命令推进的办法咋失灵了

    改到深处是体制。靠开会、发文件已经难以逾越体制的壁垒,市级教育管理者必须自我担当,勇于突破。

    在很多人看来,教育顶层设计和统筹权在中央和省里,农村义务教育又是“以县为主”,现行教育管理体系并没有给市级教育局很大的作用空间,除了批转文件、上传下达,似乎没有更大权力,也不用承担更多责任。

    不过,潍坊市教育局却是另一番样子:从一般职员到科长、局长,从辅助部门到核心科室,日常工作状态不再是“坐办公室”,所有人都参与具体改革项目,人随事走,各尽其能,整个教育局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这种状态并不是一开始就有。10多年前,潍坊市教育局并没有现在这么多事,工作压力却远比现在大。

    那时候,经常有家长向市教育局抗议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甚至有人直接写信给局长:“你们早上到大街上看看吧,第一批行人除了环卫工人,就是学生和家长。孩子们连觉都睡不足。”

    那时候,每到教师职称评聘期,市教育局就成了接访室:咨询政策的,托人找关系的,投诉举报的……各路人马纷至沓来,几乎要踏破门槛。

    那时候,全市中小学有93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科级校长”和“处级校长”一抓一大把,唯独少有教育家型校长。有些县区教育局开业务会,县一中校长甚至因为自己级别高,懒得亲自参会。 

    那时候,市教育局也在大力推动课改,要求“开齐开全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但持续几年也没能改变区域教育生态,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老百姓对教育还是有种种不满。

    市教育局领导反思:是教育管理部门不作为?不是,从局领导到各科室负责人凝心聚力搞改革,毫不倦怠。是工作不敬业?不是,我们用力推动课改,仅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十条规定就印制了3万份,张贴到全市每所学校的每一间教室,大会、小会不间断要求,检查评估督促力度很大。可为什么改来改去还是在原地打转,为什么一切问题最终又都怪到了教育局头上?许多屡禁不止、破解不力的问题根源究竟何在?思来想去,问题似乎只有一个:教育体制不改,市教育局能有什么办法? 

    如果中考制度不改,教师还会拼命给学生布置作业。 

    如果评价教师和校长的指挥棒不改变,学校依然会片面追逐升学率。

    如果学校行政级别不取消,校长还会去追求官位,偏远农村地区的学校还是没人愿意去。 

    如果权力还攥在行政部门手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每每碰到这些问题,就仿佛遇到了一道道谁都无法撼动的壁垒。 

    对此,很多人又无奈地摇头感叹“太难”,或止步不前,或绕道而行。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说:“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都担负着无法相互替代的责任,任何一级不作为、乱作为,都会成为基层改革的严重障碍。我们要认准市一级的责任和担当,以市为主构建一个区域教育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联动机制,统筹教育发展。”

    为了孩子的今天和明天,潍坊教育改革者选择先行试水。 

    没有本事怎能为老百姓办成事

    教育管理机关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是一个灵动的、根据任务随时组合的高效办事机构。管理重心下移,每个工作人员都有责任田。

    潍坊的教育改革始于内部,而且是被“逼”出来的。 

    “改革的目的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制定改革方案时,没有老百姓说话的份。教育局科室条块分割,只对上不对下,老百姓的诉求即使反映上来,也很难得到解决。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老百姓的意见越来越大。”

    “过去,我们习惯于坐在机关发文件、开动员会。现在看来,行政单一推进的方式失灵了,就减负论减负、就课改说课改的单项改革也走不动了。要改,就得综合改革,整体推进。” 

    这些尖锐的自我批评,源自2008年潍坊市教育局领导班子的一次专题会。这次会议促成了教育局职能的一次重大转变:建立一个综合性教育服务平台,让行政人员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对接。 

    很快,“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挂牌开张。教育局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向全体市民承诺:凡是涉及教育的咨询和需求,均可到这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寻求帮助和解决。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中心设立社会培训、校企合作、校友资源开发、家庭教育、学生资助管理、咨询与投诉、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服务、出国留学8个分中心,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事项从教育局相关科室剥离到此。教育局12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现场办公。

    每天,惠民服务中心的电话应接不暇,老百姓把积压已久的教育诉求、意见和建议源源不断地倾诉于此。 

    简单的咨询工作人员当场即可答复,但多部门共管的问题,工作人员不知道该怎么办。 

    局领导态度鲜明:老百姓的事无小事,问题牵涉到哪里,就追溯到哪里。

    为此,教育局摸索出一套新的工作流程:

    ——采用“前店后厂”的办法,现场处理不了的问题,随即交后台相关科室办理。重大问题直报教育局主要领导,立刻处理。 

    ——建立每日、每周、每月工作报告制度,筛选出老百姓关注度高的问题,提交局领导办公会研究。 

    ——实行“项目制管理办法”,单个科室解决不了的重大难题,以项目的形式在教育局公开招标,可以跨科室,甚至可以请外埠专家参与。“钱随事走”,每个项目都单独编制经费预算。项目完成,由局考核小组进行评价。年终考评,不再以科室为单位考核,而是按项目考核,谁解决了老百姓的教育难题,谁就是优秀。

    惠民服务中心如同一条巨大的章鱼,把触角伸到千家万户,把需求直接传输到教育局的中枢系统。常常是为了老百姓的一个电话,从惠民服务中心到市教育局机关科室、局领导全部行动起来,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 

    2008年9月的一天,一位农村家长来电,称自己小孩的英语教师讲满口“土话英语”,孩子听不懂。教育局迅速与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等部门协商,为每一所农村小学补充一名英语专业教师,当年就补充636名英语专业大学生,使30多万名农村小学生告别了“哑巴英语”、“土话英语”。 

    市教育局搭建起了与全市百姓对话的平台,并且承诺每个诉求都要落到实处。

    惠民服务中心虽然赢得百姓的喝彩,但潍坊教育决策者认为,这种“守株待兔”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没完全到位,要让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和学校,主动寻找并化解难题,使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成为改革的责任主体。2009年,市教育局将机关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督学队伍,每个科室负责一个市级责任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