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共同担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又为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崇高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担当。

    把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作为基本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一是要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和研究生五个学段,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有机衔接;二是要统筹品德、语文、历史、艺术和体育五个学科,使各学科相辅相成,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三是要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五个环节,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四是要统筹各类教育力量,形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整体育人合力;五是要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和社会五个阵地,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

    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要把这项基础工程,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要立足实际制定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科教学指导纲要,渗透到各类文化课和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启动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

    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区别对待,做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各有特色、各有重点。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中去。

    把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作为重要推手。充分利用江西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赣鄱文化资源,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社会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服务社会、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职业院校要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协同育人。要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

    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关键支撑。要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评聘、晋升晋级的首要内容,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开展师德师风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定期评选表彰江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身边的“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和“最美乡村教师”,严肃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引导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