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书我的“百花错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特级教师朱昌元先生号召广大语文教师要做“杂食动物”,我在阅读上可谓“杂食”:人文与科技来者不拒,古今中外皆喜涉略,雅俗不避,喜新爱旧。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一书中写到过一套“百花错拳”,该拳法融通百家,另辟蹊径,成为武林一绝。读多七彩书,加入思求探,我在努力修炼教育教学的“百花错拳”。

    “兵法”化“教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所谓在山言山、在水言水,凡读书,我喜欢将所读之书与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业进行联通。读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始计篇》),我就想到两位国际级数学家对语文重要性的论述。华罗庚说:“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还说:“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佶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苏步青曾说:“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那么,如何用特别“雅正”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语文天生重要”的理念呢?我在给学生开设的《〈孙子兵法〉纵横谈》选修课中,就布置学生仿照《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一句式,写一句强调语文特别重要的语句。等学生仿写完毕,我加以整合如下:“语文者,人生之大事。生存所系,发展必由,修养攸关,不可不察也。”每接手一届新生,我便让学生完成此仿写任务,以期将语文的重要性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其中的“上下同欲者胜”可谓千古名句。我当了25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也有意识地运用“孙子兵法”的不少原理,其中就有“上下同欲者胜”。要创建一个优秀班级,班主任与学生必须心往一处想、汗往一处流,比如座位安排一直是班主任感到十分棘手和头疼的问题,如果只有班主任一个脑袋在思考,也许就想不出好点子。我发动学生、家长一起来出主意,最后想出了“滚动式座位安排法”,全班学生按个子高、中、低分为四个小组,个子高的分一组,个子中等的分两组,个子矮的分一组,每到周末第一行的换到第二行,第二行的换到第三行,以此类推,而最后一行换到第一行。每个月末,左右小组互换。按“滚动式座位安排法”实施,谁都有机会坐最好的位置,谁都有机会坐最差的位置,公开、公平、公正,排座位难题在师生家长的齐心协力攻关后迎刃而解。

    转益中外大师

    “国故堆里/堆满了被吃者的灵魂/将人逼疯的是铁屋子/把人逼疯的是长明灯/为扶正祛邪/充盈国民的气血/为救救孩子/挺直更多的脊梁/先生一生从不怠慢/从鲁镇到茶馆到未庄/从《新生》到‘左联’到‘民盟’/先生的英名昭示了他的追求/先生的追求正如他的英名——树人”。

    这是我多年前在一份报纸上读到的诗歌,因为喜欢这首诗对鲁迅精神的精辟概括,就把它收藏起来。教育界一直流传中学生的“语文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三怕”,一直是我不断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自“五四”以来,华夏大地战乱频仍,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鲁迅先生一直在坚持国民精神启蒙和灵魂改造的艰辛工作。郁达夫在《悼鲁迅》一文中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像鲁迅这样的“伟大人物”,当代中国学生竟然“怕”他,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将一个可爱、可敬的完整而丰满的鲁迅介绍给学生。我一头扑进鲁迅世界,穷究鲁迅心怀,除了鲁迅著作的单行本,我还屡次出入《两地书全编》《鲁迅杂文全集》《鲁迅诗歌散文全编》《我可以爱》(马蹄疾著)《鲁迅传》(林志浩著)《关于鲁迅的辩护词》(房向东著)《鲁迅选集》等书之中。当我把一面“爱的大纛”擎在学生面前,把一块“憎的丰碑”立在学生面前,把一个傲骨柔情、冷峻热烈、睿智仁心的鲁迅引入学生的心田,他们充分领略到了曾经覆盖在鲁迅先生灵柩上的那面旗帜上写着的“民族魂”三个大字的分量,从而由怕鲁迅到知鲁迅,进而敬鲁迅、爱鲁迅、亲鲁迅。

    我一直服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由热爱苏霍姆林斯基,又喜欢上了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的名师李镇西。《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做最好的老师》等书是我的案头常客。30多年前,读到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席慕蓉、爱亚的文章合集,名为《三弦》,其中席慕蓉的一段话给了我强烈的触动、深刻的记忆:在阴暗的画室里,手上拿着这块调色板,我心中有着很强烈的感动,别人是怎样地把女儿托付到我们手中的啊!他们用着多谦卑与多热切的态度,希望我们能够,请求我们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了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我肩头负着的是怎样的一副重担!而我,我尽了力吗?我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

    我把这段话中的“女儿”二字改成“儿女”二字,长久地镂刻在自己的心灵之中,经常拿它来鞭策、砥砺自己。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负责。除了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还得技高为能。多向教育大师学习,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必由之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老的《论语》给我们昭示了人格的力量。将古老的叮咛与中外优秀教育思想的滋养融合起来,注入自己的灵魂和血脉,使我时刻牢记班主任绝不是站在班集体边缘的发号施令者,而应该是矗立在班级精神领地永不褪色的路标。要求班级营造书香氛围,班主任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知识探求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您想使您的学生看到、理解到并感受到他一生中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精神财富的话,那您就把他领进您自己的精神生活世界中去吧。”爱读书的班主任才能营造出爱读书的班级。从我一批又一批积极购书、借书、读书、写作的学生身上,我自豪地感受到班主任自身书香的力量。要求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校如家。我曾给一批又一批学生“立军令状”:如果你们发现班主任有不爱护公共财物的行为,你们有权拒绝班主任在爱护公共财物问题上对你们提出的任何批评。学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明察暗访,发现班主任真的无任何损坏公共财物的“把柄”可抓时,言传身教的力量就真正显现了出来。

    摒除教育“人治”流弊

    记得有一次在东阳剧院听一位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报告中提及一本书,书名是《素质教育在美国》。一听完报告,我立马跑进书店买下这本书。

    “(美国)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开学就人手一册,该惩该罚一条条白纸黑字写在那里。既没有争辩的余地,也没有什么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惩罚就是惩罚!就像现在国内的许多交警罚违章车辆一样,罚款就是罚款,指出哪一章哪一条,照章办事,按条罚款。通也得通,不通也得通!哪里还有什么思想工作要做的?”书中的这些话,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尽管书中的不少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但却足以引起我的反思:长期以来,在教书育人问题的认识上,我们是不是过于执着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用?是不是应该说“没有思想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但思想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才更符合情理?当今的学校教育管理是不是更应该多一些依法治校的精神原则?优秀教师显然早已参透了这一层,所以李镇西在《心灵写诗》一书中才会对班规的科学制定重重地写上一笔,对班规的刚性原则也作了特别强调,而且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陈腐教条做了彻底摒弃,将班主任的言行也纳入班规的制约范畴。多年来,在班规的制定上,我都秉持“充分酝酿,多方听取,字斟句酌,相对稳定,持正公平”的原则,让班规充分发挥规范、制约、引领、提升学生思想行为的作用,最大程度避免“班内一切事务由班主任说了算”的弊端。在我的班规末尾会有这么一条:“班主任若未经调查胡乱批评学生,罚扫教室一次。”有了这一条,既可让学生体会到师生人格平等的温暖,又可避免班主任“因怒而滥罚”造成的不良后果。

    闲书不闲,贵在妙用

    清人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作为一位有思考、有追求的教育工作者,但肯寻“艺”(教育艺术)便有艺,灵犀一点是吾师。除了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我也喜欢翻看一些“闲书”。其实闲书不闲,以金庸小说为例,在熟读金庸后,我悟出了不少教育学原理的妙用。

    《射雕英雄传》中不少情节,堪称因材施教的华彩乐段。

    套用两个流行词汇,郭靖是个“智商”不高、“情商”极高的学生。但是郭靖最早的老师“江南七怪”显然不懂得分析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了急于求成的“填鸭式”教学法。对于一个智商不太高的学生,不能“满堂灌”,不能心太急。而“江南七怪”就犯了教育学中的大忌,把生平所学一股脑儿全部塞给郭靖,就是不考虑“贪多嚼不烂”的后果。看到弟子消化不良的恶果后,“江南七怪”功利心太盛,对郭靖不是打就是骂,结果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郭靖是越学越笨,越练越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教师书斋     下一篇:记者手记学习到底有没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