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不能涵盖中国人的形象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长大以后是龙的传人。”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的是笑容......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以上歌词,分别出自侯德健的《龙的传人》、罗大佦的《东方之珠》和刘德华的《中国人》,国人耳熟能详。这些歌曲因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赢得国人的喜爱。特别是把中国人的普遍的体貌特征——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作为自豪的资本,让国人倍加感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一度成为国人在世人面前特别强调和炫耀的标签。比如,刘翔夺得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后曾万分激动地说,谁说黄种人不适合跑短跑,我今天就要让他们看看,我们中国人一样可以拿冠军!
     国人对自己民族的体貌特征格外在乎敏感,心结在于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及至中国人的欺侮,中国人的体貌(包括身高、肤色)曾经是西方人嘲笑的对象。因此,当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逐步走上繁荣富强后,重新树立了民族的自信,尤其对自己的体貌特征给予了特别的注释。这些固然无可厚非。但我要说的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不能涵盖中国人的形象。理由有二:
    第一,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不包括其他外来移民)的多民族集合体,中华民族涵盖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虽然以汉民族为大多数的中国人属于黄色人种,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但有些民族则不是黄色人种。比如,新疆的少数民族维吾尔、俄罗斯等民族,就是白色人种,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只强调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有汉族中心论和轻视其他民族之嫌。假如我是其它肤色的少数民族,唱起类似《龙的传人》这样的歌曲,心中就会有些异样,似乎没有归属感。
    第二,民族的交汇融合是世界潮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界线将不再以体貌特征来区别。中国每年有几十万人移民他国,成为别国公民,必然要与所在国家的其他民族相融合。同样,其他国家每年也有大量移民来到中国,成为中国人并与中国各民族相融合。香港、澳门就有许多西方的后裔;内地的外来移民也在逐年增加,这些人加入了中国籍就是中国人,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不仅要接受他们,而且要像爱其他中国人一样爱他们,无论他们是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还是宗皮肤,无论他们是黑头发、黄头发还是灰头发。
   综上理由,我认为,以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作为强化歌颂对象的歌曲,或作为赞美中国人的噱头,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是中国人生生不息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