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的张艺谋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策划导演了精彩绝伦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后,张艺谋终于重返影坛,近期要导一部新片《三枪拍案惊奇》。早就听说,张导相中了在央视春晚一炮走红的小沈阳,认为他有喜剧天赋。一度不信,但不幸,这事还是被张导证实了。联想起张导与赵本山有过《有话好好说》的交情,倒也不足为怪的。只是觉得,老谋子越发的堕落了。
原本,我对张艺谋是最为欣赏的。一直认为,新中国以来,中国(大陆)电影有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谢晋,另一个就是张艺谋。谢晋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他的《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堪称新中国的巅峰之作。谢的电影总体比较传统,且仍残留着话剧的痕迹。而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开始懂得运用电影语言(画面和色彩),彻底摆脱了话剧式的表现方式,从而真正步入了视觉艺术。其标志是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而以张导演的《红高粱》为高峰。《红高粱》以鲜艳、浓烈的大色块制造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整个影片洋溢着油画般的厚实和张力,使人看了有一种生理的冲动与亢奋。因为欣赏,张的电影我几乎都看了,包括《老井》、《菊豆》、《古今大战秦俑情》、《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就表现技巧和画面效果来说,我以为张艺谋的电影迄今无人能敌。这当然与他的摄影师出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六代”冯晓宁的抒情诗风格,比如《红河谷》、《黄河绝恋》之类的,我当然也是非常喜欢的。
归结起来,张艺谋的电影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完全追求个人艺术特质的唯美阶段,也是黄金阶段。包括《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这些影片题材各异、表现手法各异。《红高粱》的激情,《菊豆》的压抑、《秋菊打官司》的写实、《一个都不能少的》的质朴、《我的父亲母亲》的清新,让我们看到了张艺谋多样的才华。有人对《红高粱》、《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持有异议,认为这些电影尽现了中国人的丑陋,其实,我倒认为这些电影从人性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真实的精神气质,尤其是《红高粱》,把中国人的不屈精神展现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
后一阶段,是追名逐利的商业化阶段,也是其堕落阶段。大致包括《有话好好说》、《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张艺谋的随落,始自冯小刚导演《不见不散》、《甲方乙方》一类的贺岁片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之后,陈凯歌和张艺谋就经不住商业利益的诱惑了。陈凯歌导演了故弄玄虚的《无极》,张艺谋就导演了莫名其妙的《英雄》,从此毁了一世英名。张艺谋后期的电影,越来越注重形式,而越来越淡化内容;越来越注重技巧,而越来越淡化故事;越来越空洞缥缈,而越来越远离现实;越来越倚仗明星,而越来越忽视新人。最后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张艺谋一直以启用新人而闻名的,巩俐、章子怡就是“谋女郎”的代表。自从《有话好好说》之后,张艺谋忽然风向一转,很少花心思启用新人了,而是凭借他的影响力,每每出巨资、聚集豪华大腕阵容,玩起了宏片巨制。《英雄》用了李连杰、甄子丹、陈道明、章子怡、张曼玉;《十面埋伏》用了章子怡、刘德华;《满城尽带黄金甲》用了周润发、巩俐、周杰伦。这几部电影,依靠成功的炒作形成了可观的商业利益,但艺术价值却是乏善可陈,除了《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周杰伦的歌《菊花台》让人流连。这种唯利是图、远离艺术本质的电影,难怪在国际电影节上一败涂地、丢盔卸甲。
然而,奥运之后,我们没有看到老谋子有悔改的迹象。此番拍《三枪拍案惊奇》,他仍然坚持走商业路线,也继续着他的随落:未拍之先大炒大“秀”一番;在主演人选上,选择了红得发紫的孙红雷,还有那个俗不可耐、令人作呕的小沈阳。看来,当艺术与商业不能完美统一的情况下,一向特立自我的张艺谋也不能免俗,向金钱低头了。虽然,影片尚未拍摄,不应该预设结论,但,就冲他选择小沈阳,我不会指望张导能导出什么好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