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年画

首页 > 美文 > 散文随笔/2019-0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改革开放初期,我还是一个民办教师,月工资30多元,尽管省吃俭用,还是维持不了家庭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要赚点钱。我利用周日和假期,卖过菜、卖过生活日用品和学生用品、还有文学杂志等等,能赚多少算多少,总能贴补一点家庭经济。

那年腊月,寒假放得早,腊月十五期末考试完毕,卷子评完,我们就没有事情了。左思右想,就想到了春节家家户户要贴年画,就赶紧拾掇了点钱,到县里新华书店进货。

那时候不像现在,什么都有统一渠道,年画是新华书店专营。当时,一张小年画(4开)的定价0.10元,半开年画定价0.20元,一开整张中堂年画带对联定价也不超过0.50元。新华书店有严格的回扣规定,按15%的比例让销售者盈利,营销者必须严格按定价销售,绝对不允许私自抬高价格。

我从腊月十八开始买年画一直卖到腊月三十除夕的下午。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卖画说起来容易,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腊月天,日短夜长,寒风嗖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把年画包好,装在自行车上,在7点钟就要赶到集会的村里占地方。占到地方,就开始忙碌分类摆摊,并把一些最好的年华挂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吸引顾客。这些忙碌完,胡乱地吃点带的冷馍馍算是早饭。

上午10点前,集市上的人很少,偶尔来画摊跟前转的,也只是欣赏欣赏,问问行情,大多不下手买。因为他们还要买过年的必需品,买下画占手,办其他事情不方便。

中午12点到下午4点,是卖年画的高潮时间,人们置办好了其他年货,需要返回家了,顺便买几张年画带上。这个时候,货摊前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那时候,不搞价钱,只认定价,人们只要选好画,就让我一张张卷在一起,算好价格付了款,拿上就走了。这个时候非常忙碌,既要给顾客介绍推荐,还要给顾客把画卷好,计算好价钱,最重要的是不能算错帐,更不能出差错。因为,卖一张年画,小的能赚1分5厘,中堂也不过7分5厘,平均卖一张年画才赚3分钱,如果出一点差错,那就要折本了。所以,卖画不仅认真,更要细心把关。尤其是下午两点的时候,这个时候是高潮,货摊前买画的人熙熙攘攘,拥拥挤挤,更要趁着冷静,一个人一个人应酬,一不小心,就要出问题。特别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买年画的人更多,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货摊前总是人流如梭,应酬不暇。

卖年画还要有耐心。到下午4点以后,集市上的人渐渐少了,你还不能收摊,因为还有少数人要买画,收摊早了,会失去这些顾客。尽管少,但总是收入,决不能没有耐心。每天,都要等到天黑,街上的人全部散去,才整理钱包,收拾货摊,打包装好,赶到家里,已经是很晚很晚了。

其实,这么辛苦,这么受冻挨饿,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300张画,每张平均赚3分钱,300张是9元钱,跑过损失的,也就8元多一点。卖上十多天年画,能赚百十来块。但算一算账,还是很满足,这要相当我三个月的工资呢,苦累都值了。

上一篇:腊月拉炭     下一篇:一个转身,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