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

3.朗读升华:读出泉水的乐于助人。

例二:“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1.思考: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萨沙对蔷薇花的爱。)

2.思考:作者是怎样写萨沙对蔷薇花的爱。

交流:通过“掀起”“轻轻地”“遮”可以看出萨沙对蔷薇花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3.朗读升华:表演读,读出萨沙对蔷薇花的关爱。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设计,旨在给学生一个品析语言领悟表达的拐杖,为学生自主体会表达打下基础。

三、自读感悟,交流汇报

总结学法:找出表现人物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句子。想想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并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1.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3.班内汇报,交流感受,情景朗读,相机拓展。

【设计意图】该环节在已有学法的基础上迁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起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为口语交际做好了铺垫。

四、积累语言

1.抄写本单元的好词佳句。要求字迹整洁、工整。

2.展览读书笔记,互相借鉴学习;分类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美读自己摘抄的美词佳句。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落实到写,另外,鼓励学生分类整理,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也具有条理性、系统性。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识字方法

1.回顾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如:才──材、列──烈、本──笨(注意字音声调的变化)。

2.回顾识字方法──减一减。

如:议──义、塘──唐。生举例。(为园地一的学习做铺垫。)

3.平时,你还用到哪些识字方法,举例说明,交流归纳。再如:生活中识字、猜谜语、编儿歌、变一变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导入,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识字方法,便于对学生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整理,为下面的分类识字打下基础。

二、合作识字

1.生自读课文,标出仍有认读困难的生字,制成字卡。

2.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对字卡上的字进行归类记忆。

3.班内汇报。

如:熟字加偏旁识字:牺、牲、需、缝、簇、糊、蹭等。

熟字换偏旁识字:鹊──鹃、股──没、瓣──辫等。

熟字减一减识字:兔──免、赠──曾、橱──厨等。

熟字相加:贫、炭、始、科、粉、妹、赠、欲、呆等。

做动作识字:按、托、掀、蹭、递等。

猜谜语识字:兔、觅等。

汇报过程中,教师就各小组汇报的难字进行重点点拨。比如:“集”“普”等。师更应引导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比如:缝、绒为什么是绞丝旁。

【设计意图】回顾、发现识字方法,引导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识记生字、揣摩字义的拐杖。而难字的汇总,则使交流和指导更加有的放矢。

三、巩固识字

1.隐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相机正音。

2.应用中巩固,扩词。出示相应句子,进行情景识字。

3.字卡游戏。小组互查生字。比如:认读,遮半边猜字,找同偏旁的字等。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同一个字反复呈现,在学生的自查和互查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然而识字量较大,可将字的巩固持续教学到三、四模块的学习中。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

《我的爸爸叫焦尼》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