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育教育”引领 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中国“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始创于1904年的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启蒙养正,快乐成长”为育人目标,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宗旨,以“乐育教育”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打造幸福育人之师,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推动学校和谐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实验校、示范校、文明校、先进校。

    彰显“乐育”特色

    发挥示范作用

    走进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一块大石头上赫然刻着八个字“全面育人,办出特色”,这是学校的办学总目标,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除了在建筑上下功夫,学校的环境也赏心悦目:运动场、篮球场和足球场气派大方,德育壁、校训牌、艺术雕塑、宣传橱窗以及成荫的果树、繁茂的花木……漫步在校园中,幽雅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办规范加特色学校;着眼全面发展,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作为办学方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办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理想学校,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奠定基础”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理想。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按照福建省《关于遴选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的通知》要求,于2017年11月申报了“以‘乐育教育’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质量的实践研究”教改项目,于2017年12月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近年来,学校按照“统筹规划、分层实施、全员参与、辐射带动”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改项目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办学,共享优质资源,先后接待了来自新加坡、德国以及国内几十个省市的教育考察团莅校参观考察交流,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到校跟岗培训,“乐育教育”办学思想辐射到省内外,深受好评。

    加快课程改革

    重在多元融合

    在教改项目建设实施中,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构建和实施“乐育教育”课程为载体,不断提高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地方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能力。结合对国家及省颁课程计划的落实,学校认真梳理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构建了涵盖三大方面的“乐育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基础型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拓展型课程包括语数综合实践、艺术综合实践、空中英语、阳光体育(三项棋类、乒乓球、花样跳绳、篮球、足球、大课间活动)等,探究型课程包括习惯养成、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仪式庆典、缤纷节日、志愿服务、生态文明、开心远足、综合实践活动等。

    值得一提的是,拓展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已有的学科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加以深化,挖掘利用课程资源的优势,在内容上拓宽或加深,重在“多元融合”,凸显学科特色,形成个性化知识建构。探究型课程则重在立德树人,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具体课程建设中注重促进“知行合一”。

    在“乐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过程管理,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机制和评价方式,丰富课程内容。在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新机制的基础上,学校持续完善课程评价方式。其中,基础型课程将等级评价和档案评价相结合;拓展型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科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或成果展示(口头表达、才艺展示、实验记录报告、小论文、参加活动表现等);探究型课程则以展示、竞赛为主,从知识技能、实践创新、合作团结等方面综合考评。学校还将少先队活动与少先队争章活动有机结合,设立学校特色奖章,纳入一体化评价。

    为进一步拓展“乐育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学校坚持促进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保障。同时,学校探索引入家长资源,为家长搭建服务平台,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让愿意来校指导、服务的家长有机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介绍梨园戏、开设安全教育课、担任闽台缘博物馆讲解员等,使学生更加科学地学习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彰显活动育人

    享受成长乐趣

    在构建和实施“乐育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采取三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课堂教学,重普及,打基础。二是始终坚持“活动育人”,丰富校园活动,搭平台,提兴趣。例如,积极开展“五节”活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悦读节和英语节),活动内涵丰富,学生参与面广,真正实现了“月月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生生都上台”,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充分享受成长的乐趣,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三是始终坚持抓好社团建设,强技能,出成效。学校在全面抓好课堂教学、丰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个人优势和特长,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常年坚持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深受学生和家长的赞誉。

    在“乐育教育”办学思想的引领下,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棋类、科技、艺术、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坚持“以棋育人、以棋促智”,以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崇尚科学、科技兴校”,广泛开展科普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坚持“以艺陶情”,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坚持“以心育心”,实施助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象棋”“围棋”“国际象棋”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棋类活动,学校棋社目前已经培养出一名国际象棋大师、两名国家一级运动员和4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学校教师团队集体开发编印了校本教材《插上科学的翅膀》,形成了一套较具体、科学的具有附小特色的科技活动方案,学校申报的教育教学成果“打造‘四赢’模式,构建青少年科技启蒙教育体系”获得2017年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生代表队参加全国、省、市的科技、文艺等各项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每年举办迎新文艺汇演、校园“小百灵”歌手赛、校园器乐比赛、“小小舞蹈家”等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此外,学校巧妙结合各类庆祝活动开展艺术表演,将艺术元素融入每年的英语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感受和哺育。

    强化“校本研训”

    培养育人名师

    近年来,在黄志强校长等领导的带领下,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在“以‘乐育教育’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提升质量的实践研究”教改项目的实施和建设中,以“乐育教育”优秀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坚持把“面向全体、培养青年、发展骨干、推出名师”作为教师培养的工作思路,以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为载体,通过让教师参与构建和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乐育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幸福育人之师,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核心,学校构建了4种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形式,即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的“校本研训”基本形式、以“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拓展比赛”为活动载体的“校本研训”新颖形式、以“培园论坛(五会)”为载体的“校本研训”专题形式以及充分发挥“校本名师”作用的“校本培训”独特形式。

    同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文化,学校探索出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134”“校本研训”模式。

    “1”即发挥“一个引领”:以“校本研训”为载体,充分发挥学校的高级职称教师、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教师团队合作力量,指引科研前行,促进青年教师内涵提升,营造浓郁的“展示风采、共享成果”的氛围。

    “3”即借助“三个依托”:依托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学习平台,依托省市教学评优、研讨平台,依托省市级名师工作室,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反思,不断丰富全体教师的学科素养。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和切磋,搭建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4”即依靠“四个结合”:课题研究与专家引领相结合,“校本研训”与“培园论坛”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竞赛活动相结合,活动反馈与分析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打造业务精湛、有创造性、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构建“学习型”学校。

    此外,学校还把“有激情、有毅力、用魅力塑造健全人格”作为教师的培养方向,邀请专家举办礼仪和为人师表培训,从着装、礼仪、外表入手,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职工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师文娱活动为载体,让活力校园幸福满溢,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乐于育人的激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