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多飞一会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与数学的牵手,与华应龙老师的师徒缘,也源于一场“化错”。

    那是1998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满怀期待参加了学校的开学工作会议,当听到自己被安排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师后,脑袋一下子懵了:我实习的科目可是语文呀!无助和委屈的眼泪夺眶而出。华应龙老师那时是江苏省海安实小分管教学的校长,课务是他安排的。华老师向我表达了歉意,因为我毕业于南通高师五年制大专班,他以为是不分科的。我说:“在数学上我可是什么都不懂,请您做我的师傅吧!”于是,1998年9月10日,“青蓝合同”签订会上我成了华应龙老师两个徒弟中的一个。师傅的数学课堂特别神奇,令人向往,我的心底悄悄升起了一个数学梦。

    师傅其实很早就开始研究“化错”了。22年前,师傅在我班上听课后,指导我要把学生的错误当作资源,分类记录,分析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教学。师傅认为,学校、教室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学生宝贵的差错看作“加倍努力”的“乘号”、需要攻克的“城堡”、资源丰富的“矿场”、此路不通的“路标”,那么不但学生高兴得又蹦又跳,老师的嘴角也会像一个个“对勾”那样“往上翘”,而且我们更能听到学生成长拔节的声音,课堂也会因此成为师生生命撞击的天堂。现在看来,这其实就是师傅在指导我要有“容错”的观念,以及如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有效进行化错教学。那是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班,毕业成绩竟然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随着对“化错”研究的逐步深入,师傅的化错课堂总能给人不一样的启迪。《真空妙有,面上生花——“认识面积”》《让规律多飞一会儿——“规律的规律”》《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找次品”》……在全国各地的大型研讨活动中,总有人追问:华老师,你那些金点子,我怎么想不到?我也向师傅请教过类似的问题,师傅说:“小梅,想想这节课学生学习中会有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是一节创新、有价值的课!”朴素而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是啊,“道路千万条,化错第一条”,只有找到儿童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基于学科视角和儿童立场来设计教学。

    “化错”是我们团队的标识,行走在化错研究的路上,我们更是在不断自我追问:课堂最佳的化错时机是什么?从师傅的经典课中,我寻找到三种时机:第一种时机——抓住契机,“即刻出发”;第二种时机——“让错多飞一会儿” ,用“慢镜头”开启学生的内部化错系统;第三种时机——“朝花夕拾”,首尾照应。当然,我还会继续寻找第四种、第五种……

    “错若化开,成长自来”,化错园地,我愿紧随师傅一直走在探索耕种的途中……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