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公平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张慧腾在《基础教育课程》撰文,当下,各方都在积极推进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围绕课程标准内容与教材编写意图的解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开拓与创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新”要落实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新”,并最终转化为学生学习体验的“新”,使每一个学生不断实现生命状态的自我超越和提升,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多次强调公平问题,而要实现教育教学的公平,除了通过政策制度在宏观层面给予保障,更需要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实践。公平也是一种教学质量的体现,理应贯穿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从“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显性与隐性”具有代表性的三组关系入手,基于教学公平的视角,分析和把握统编教材背后的教学理念发生的变化或可能的趋势。

    教材≠教科书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丁道勇在《全球教育展望》撰文,今天,很少有人会公开主张“教材中心”的立场,“课程资源”也成了一个得到关注的教育概念,但在小学教育领域,“教材”事实上仍被当作教、学、考的一个法宝,是教师不敢轻忽的一件重器。如果进一步具象化,这里的“教材”往往就是指“教科书”(或者更口语化的“课本”)。“教教材、考教材”至今仍是我国小学教育界的顽疾。在作此类批评时,人们真正不满的是教师在教材问题上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教科书”上。

    明确提出教材不等于教科书,这是教育家俞子夷在小学教材思想上的一个创见。他做过小学教师、小学校长,又做过大学教授、教育厅长;他教过小学,也研究过小学,是小学教育真正的行家里手。俞子夷明确区分了“教材”和“教科书”,反对把“教材”等同于“教科书”。

    在他看来,只要在教学上得到应用,且对学生发生了功用的材料,就都是教材。教材可能是书本,也可能是实物,形式不拘一格。这种理解决定了他关于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定位,支持他完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教育创新。在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当中,俞子夷保持了始终一贯的教材思想。

    教材分析缺乏双向对话理解

    河南大学副教授肖磊、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王宁在《课程·教材·教法》撰文,当前教材分析大多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主要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教材的特点、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借助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是研究者基于主观经验、借助客观形式进行的研究,是研究者对教材单向的文本诠释。而教材是具有文化、商品、政治、教育等多维属性的复合体,教材编制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选择与重组,而且必然受到教材编制者的视野、立场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教材不只是在组织结构、内容上有所不同,所蕴含的价值观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能单纯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也要积极与教材编制者对话,以深入了解教材编制的理念和特色,从而对教材有整体且准确的认识。然而,当前的教材分析大多缺乏对教材所蕴含的立场、价值观的深入了解,即缺少与教材编制者的沟通交流。这使得对教材的分析不够全面,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结论处于一种悬置状态——缺乏实操性而使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不会去采纳研究者的意见,缺乏针对性而使教材编制者很少关注理论研究者的建议,使教材分析者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此外,教材编制者也很少主动介绍教材编制的背景、理念以及选文的取舍等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材分析的主观化、随意化。

    (伊哲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