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岳林新样态” 优化特色课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开学第一天,一年级小朋友戴上岳小“乐乐”头饰,在操场上快乐奔跑。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岳小”)的前身是创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德义书院”,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百年风雨浸润岁月,历任校长、班子成员和师生传承百年老校文化的熠熠光华,挖掘岳小人真实、本质、坚守的文化特征,凝练了“保持热爱,保持努力”的校训和“许孩子一个快乐童年”的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如何在传承守正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的突破口,打造品牌学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学校通过“三化空间、乐乐课堂、五乐课程、四有良师、五乐评价”五大实施路径积极打造“岳林新样态”,培育具有美好品质的“五乐”少年。近年来,学校还以“民乐”“科创”“足球”等为突破口,传承创新、全面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体艺科”特色实现质的提升。

五大路径打造岳林样式,培育德高质优的“五乐”少年

    2017年2月,学校入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陈如平所长发起的“中国新样态学校联盟”首批实验学校。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许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育人目标,系统思考实施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力求以“三化空间、乐乐课堂、五乐课程、四有良师、五乐评价”五大项目为实施路径,点亮具有“生态、智慧、创意、活力”特征的“岳林新样态”。

    1.打造新时空:“三化空间”,让孩子“乐创”

    基于课程建设的需要,学校对学习空间进行迭代更新,力求打造“生态化、数字化、创意化”的空间环境,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创客小达人空间、七巧工坊、少年科学院、七彩画舫、智能百变Arduino、Pepper机器人、九宫格植物园”等多功能学习空间,从教室到跨学科学习空间,再到户外学习、虚拟现实,让学习场景趋向真实、趣味、智能。同时,把钉钉平台、优教授课、互动课堂等一批数字化平台应用到教学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师生的便捷工作、优质学习服务。

    2.探索新课堂:生本课堂,让学生“乐学”

    学校用简单的三个“1”进行组合,联结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线上与线下,变单一式课堂为以生为本的学导式课堂、体验式课堂和智慧云课堂,努力产生“1+1+1>3”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第一个“1”,即采用“一图二表”的技术方法开展单元整合后的学导式教学;第二个“1”,即借助“两环三单”式开展真实情境的深度体验式学习;第三个“1”,即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助手、优教授课等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将课前预习与导学作业相结合,并智慧使用互动工具、大数据分析等,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建构新课程:特色课程,让孩子“乐享”

    学校以“五乐”少年为培养目标,以“聚焦核心素养,实现跨界融合”为课程理念,以“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课程系列化开发”为课程策略,从品德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生活与实践五大领域系统构建多领域、多层级的课程体系,立体推进育人目标的达成。学校完善了课程方案,推出了《课程规划方案3.0版》,积极实施全学科主题式融合探究课程——“乐乐探学”。一学期一次的“主题式、融学科、项目化”探究性学习活动,以“全学科”为导向,基于社会生活,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主题进行互助式探学、全学科融合、联结式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更有融通感,让他们享受学习、享受成功、获得快乐。

    4.培育新教师:“四有”研修,让教师“乐教”

    学校以培育“有情怀、有视野、有涵养、有艺术”特征的“四有良师”为价值追求,通过“一师一分享”的研修模式实施结构化分层研修,全员参与,同伴互助,促进校本研修的有效落实和“四有良师”的内生发展。首先,搭建新青年“导讲台”、中青年“导论坛”、骨干群“导言台”等多种展示平台,让教师在“修”中更添情怀。其次,立足课堂搭建课堂展示平台,开展新教师推门听课、分阶段“乐乐”赛课、名师工作室研课等多层次的赛课活动,使教师在“修”中开阔视野。再其次,在集中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双线研学(线下常规集中研学、线上变式隔空研学)的新方式解决工学矛盾,让教师在“修”中提升涵养。此外,组织录制微视频、制作课件、直播现场等“新技术”类比赛,积极倡导教师用开放心态迎接新技术、用整合心态驾驭新技术,让教师在“修”中更具教育教学艺术。

    5.形成新评价:“五乐评价”,让孩子“乐行”

    学校实行“五维三阶”个性化成长评价,将评价依据育人目标划分为5个维度——乐学知礼、乐思善创、乐艺广才、乐观健康、乐友笃行,即“五维”。学校结合“阶梯教育”理念,根据“低起点、小奋斗、大发展”的思想,将“五维”指标分为三个等级——校级、区级、市级以上,即“三阶”。把“起跳点”设得低一些,把每级“台阶”设得低一些,让学生的成长目标触手可及。基于“五维三阶”评价体系,在学生个体评价中,通过点赞卡发放、奖励积分、奖品兑换,对学生过程性学习进行即时评价,对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二次肯定。学校还逐步运用钉钉平台进行数字化评价,将“五乐少年”的过程性评价数据即时通过手机输入到平台,让教师、家长第一时间知晓,使评价更具直观性、激励性、系统性,进一步激励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发展。学校还开展家长、教师、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构建多元互动的德育评价模式,让学生向新时代好少年的目标不断迈进。

五大突破优化特色课程,依托传承创新提质创品牌

    近年来,学校在原有传统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传承、创新,以“民乐”“科技”“创客”“足球”“探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体艺科”特色实现质的提升,体艺、科技类教学成绩显著。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不仅有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更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助推了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了学校文化品质,使学校大步向“质量优、特色明、口碑好的新样态品牌学校”这一目标迈进。

    1.民乐——扬传统艺术

    民乐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器乐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艺术素养极具推动作用。2000年,学校成立了奉化市首家民乐学校——奉化育英民乐学校,开设二胡、琵琶、古筝、笛子、扬琴5项民族器乐演奏教学。20余年来,学校坚守传统,每年培养120名民族器乐演奏特长生,专设“民乐奖学金”奖励民乐优秀生。2020年,学校成为“宁波琵琶艺术传承中心教学基地”,多年来荣获省市区等多个奖项,每年的校民乐汇报演出都收获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2.科技——放飞科学梦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能帮助孩子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学校成立了“岳林中心小学科普协会”,筹建了奉化区首家校级“少年科学院”和“航空航天馆”,开展的科普活动,如科技小发明、三模制作、风筝制作、科学小论文等,具有较大影响。10多年来,学生在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近700项,省级以上发表科技小论文100余篇。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市区级大型科技活动,科技特色教育成果突出,先后获得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3.创客——创美好未来

    开展创客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创新能力。学校于2017年2月开始推进常态化创客特色课程建设,开发了“勇闯造物岛、KUBO无屏编程、创客小达人、Scratch编程、编程智造、STEAM小工程师、Python、C++”等创客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开展长周期跨学科实践的项目学习,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合作等关键能力。学生作品获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智能设计项目二等奖、三等奖,学校常态化创客课程研究成果获宁波市基础教育教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先后获国家、省市区级等多项荣誉。

    4.足球——快乐在脚下

    足球运动可以培养孩子自信坚毅的性格、团队协作能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2016年,学校成立足球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把发展校园足球作为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拓展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2018年9月,学校建成面积约1125平方米的笼式足球场,通过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开设足球课程、选拔足球好苗子、组织足球比赛等,促进学生健身强体、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足球教学成果显著,校足球队多次在宁波市、奉化区各级比赛中获奖。2019年10月,学校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5.探学——重学科融合

    学校积极实施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为保障和依托的综合探究性课程——主题式学科融合探究课程“乐乐探学”,注重学科领域之间的互融与整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结构化的主题,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开展项目推进式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深度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校门口的学问”“操场变迁史”“家乡的桥”“悠悠茶文化”“‘疫’路童行”……每学期开展一次符合“岳小气质”的主题式全学科融合探学,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使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动手等核心能力得到培养,促进了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具体关键能力的形成,助力学生全面素养的培育。2021年12月,“主题式全学科融合探学的行动研究”获评国家教育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第四批项目优秀课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