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中学:“诚正勤毅”擦亮品行底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龚琴娟

走进义乌中学校园,一块金龙鱼状巨石横卧眼前,上面刻着4个大字——“诚正勤毅”。这4个字就是义乌中学的校训,也是义乌中学德育工作的根基所在。

1938年,在抗战烽火中,义乌中学提出了校训“诚正勤毅”。这4个字通过《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者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乡村教育家杨效春等校友的以身垂范,成为义乌中学一代代学子的品行底色。2017年,学校迎来90周年校庆,“诚正勤毅”这一校训被重新挖掘,成为该校学生品格培育标准——“人道酬诚,业道酬正,天道酬勤,学道酬毅”,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体系。

校训精神根植于校园环境,育人无声

以校训石—荷花池—校史馆—冯雪峰纪念馆为文化中轴展示带,辅以德胜楼、揽月楼、思源广场等寓意深远的校园建筑命名,结合文化长廊里的时政专栏、学生寝室楼道内的名言警句等,义乌中学完成了环境育人的建模。

校训石的后面是荷花池。“第1天一朵荷花开,第29天一半荷花开,第30天荷花满池塘”的“荷花定律”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传播,“诚正勤毅”的品质也由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传承发扬。

高一学生方睿洋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在校园里,听着每一个景观故事时的感受:“你能强烈地体会到那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氛围,你会主动去思考怎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校训精神根植于校园生活,育人无形

每天早晨,只要不下雨,义乌中学操场上跑操的口号声就会惊起林中的飞鸟。每个学生喊着“诚正勤毅+班训+精忠报国”的口号,整齐有序地在操场上跑步。“高一的时候喊这个口号我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现在高三了,觉得这个口号很珍贵。每次喊口号的时候,我都在提醒自己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优秀的大学,将来能以我所学报效祖国。”高三学生龚纬韬说。

每天晚上,学生们回到寝室,或打扫收拾,或轻松闲谈,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学校制定了《业余党团校管理制度》《星级团组织评比细则》等校园德育新制度,创新地推进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开展“五星寝室”创建等活动,实现“学生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

学校还将国旗下讲话升级为“强国课堂”,将每个行政班建设成国旗班轮流执行升旗任务。每年的军训和校运会入场式上,学校还严格选拔并组建“飞行员预备营”,凝聚爱国之志。

爱国,是义乌中学师生为人求学的根本。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生“精忠报国”,这些日常活动让校园里涌动着一股浩然正气。

校训精神根植于实践活动,育人无边

对高一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习惯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高二学生开展理想教育,对高三学生开展磨炼意志与心理解压主题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义乌中学将德育活动以主题化、系列化形式呈现。

学校还通过课程化的社团活动、学代会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在义乌市人民法院审判庭举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法治精神;校学代会征集的学生提案上学校党委会讨论,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校模拟政协社团连续多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撰写的提案递交2019年全国两会,被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和《》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

“国事家事天下事,我们不仅关心、关注,也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高二学生吴羿萱说,“每年寒暑假,我们会到华灿光电等企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受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多彩的活动之外,学校的德育宣教形式不断转型升级。“我们在追逐新青年的审美与喜好,努力寻找德育与新青年的结合点。”校团委书记宗艺煊说。学生会融媒体中心开设了“义中团委”美篇号,常规化推进团员线上教育;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千名学生参与制作抗疫主题“云晚会”;“青春直播间”校友线上访谈活动特邀6名优秀校友分期做客直播间,开展高效学习和生涯规划指导,受到《中国共青团》杂志的关注和报道……学校借助新媒体、新平台的力量,丰富思想教育的路径,构建德育大课堂,实现德育工作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校内校外全面覆盖。

冬日暖阳下,巍巍青岩山默默守护着这所沉稳而又充满生机的学校。“做实德育工作,就是为民族立根。”校长吴彩军说,“义乌中学的‘根’就是这4个字——诚正勤毅。”手指所向,金灿灿的校训石安然横卧,火红色的校标展翅“奋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