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网”融合 推进思政课类型化改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立德之要贵在得法。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的核心任务。自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学校以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契机,以用好职业教育资源办好思政课、彰显高职思政课特质为视角,将职教改革新理念、新格局、新举措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点线面网”融合,推进思政课类型化改革,探索建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思政课教改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入选2023年教育部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择优推广项目。

    强底色

    找准教学改革发力“点”

    学校开展常态化思政课学情调研,建立教学问题库和学情分析报告,围绕高职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惑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施思政课精细化教学新路,淬炼既符合统编教材要求又匹配职业教育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将培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理想、职教文化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在精细化教学、“精准滴灌”中赋予思政课教学供给鲜亮的“职教底色”。对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学中做、做中学”等职业教育理念引入思政课,形成“思专并进、德技并修”育人思路,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职业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强化“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导向,用好职教故事丰富教学内容,用好职教力量建强教师队伍,用好职教文化塑造教学特色,从而帮助广大职业院校学子坚定职业教育的类型自信、牢固树立职业理想、满怀信心地投身职业教育并成长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抓党建

    连好高水平党建引领“线”

    基于党建和思政课的内在关联性,学校将创优党建工作与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起来,将推进党建与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将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与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思政课高水平教学团队结合起来,探索构建党建与思政课建设“双融双促”机制。通过打造党建与教学、科研、理论宣讲、社会服务四大融合载体,找准了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改革方向,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治理体制机制,培育了一支政治过硬、信仰坚定、情怀深厚、业务精湛的边疆民族地区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广西高校五星级党组织等,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实现党建与思政课建设“双融双促”上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全国样板方案。

    多场域

    拓宽育人场域覆盖“面”

    学校探索思政课多元矩阵教学模式,通过数字激活、职教赋能延伸拓展“课堂—网络—实践”多渠道育人场域。秉持“学生在哪里,思政课就在哪里”的教学理念,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采取自主研发、个性定制等形式,建成“中国扶贫成就网络展馆”、高职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广西区情教育三维虚拟展馆”等推动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平台资源,从供给端实现对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聚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的学习服务和学习体验。发挥职业教育与各行各业联系更为紧密的优势,与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道桥分公司、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市西乡塘人民法院等校外单位共建13大类、34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广西地方资源优势,“串珠成链”,跨校协同开发“行走的思政课”示范课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环境中不断拓宽思政课育人场域,让“思政课不仅应在课堂上讲,也应在社会生活中讲”的“大思政课”教学理念落地见效。目前,“行走的思政课”示范课堂的录制地点已经覆盖广西70%的地级市。

    巧协同

    织密开门办课统筹“网”

    学校统合政府部门、学校、行业、企业等育人力量,建立完善高职思政课建设多主体协同和多力量联动机制。直面思政课建设平台单一、机制不健全的短板,由学校牵头,通过搭联盟、建集群和结对子等举措,建立区域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解决区域思政课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与自治区宣传部门、广西日报社合作,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协同机制、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阐释通俗化大众化协同机制。发挥各方育人力量优势,建设一支由思政课教师主导,专业课教师、领导干部、能工巧匠、劳动模范、行业领军人物、管理精英等参与的“大思政课”教学队伍,组织实施思政课“‘双师’课堂”“多师课堂”。通过综合施策,形成了学校开门办好思政课、全社会协同建优思政课的新局面。

    (黄振宣 韦文荣)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