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教育观 □ 包 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9月21,本刊“大家立场”栏目刊发了题为《民办教育要有乌托邦精神》的文章,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一些读者纷纷撰文表达自己对“理想民办教育”的期待。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理想的民办教育”专栏,带您走进民办教育的理想视界。欢迎读者就此话题畅所欲言。

  “学校啊,当我把孩子交给你,你能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读到一位妈妈的这句话,或叫作呼唤,我为之震撼,我似乎能看到这位妈妈充满疑虑而又期盼的眼神,分明是在追问我们: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这一呼唤,引发我多年思考教育,探索教育,实践教育

  我曾先后在黑龙江、青岛、昆明、北京等地任公办、民办学校校长达20年之久,并出访欧美、日本,访问过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罗婷女中,美国著名的US男校和HB女校,日本的山田高中等200多所外国私立学校。什么是理想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理想学校?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并实践着。

                             ——题记

  学校为什么要那么多学生

  在谈理想的教育和学校之前,应该首先对学校诞生的文化背景作个回忆和梗概的分析。

  学校的诞生,有漫长的农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农业文明的元素,有近些年工业文明形成的规范化式样的模式。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城里的、乡镇的学校,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等均是一字型,校园里排列整齐划一的房间是教室,教室里学生课桌面向黑板,教师讲课面向学生;实验室几十年没有变化,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反复做着验证性实验;借书到图书馆、看书到阅览室是天经地义,没人质疑;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清晰划分。校园越来越大,拥有3000名学生的小学不在少数,更可怕的是有些中学竟然有5000多学生,还有的达到了近万名。

  哈佛大学原校长鲁丁斯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人文过程,是要人与人实际交流的。初中或高中3年,一位校长能记住多少学生,能熟悉多少学生?这个答案是500或800。3年,能直接与校长面对面交流,感受校长人文关怀的学生有多少?这个答案是500或800。所以,理想教育的中小学校规模不宜太大。

  学校的人数、规模,其实和地域人口的多少没有关系。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是典型农业文明的痕迹,兼有工业经济模式的元素,有悖于数字时代的现代教育,有悖于知识社会时代特征,更不利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的生命生长。

  “钱学森之问”及其他

  教育是什么?教育要遵循怎样的规律?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这是教育家和校长们永远探讨的话题和一生的追求。

  让我们略加回忆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家和几所有影响的学校。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的私塾教育吸引了无数学子登门求教,培养了为数众多的贤达人才。在《论语》一书中,开篇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谈到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是孔子为人、为师的根本。正是因为孔子乐学,他才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家,从而吸引求学者蜂拥而至。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心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大爱,曾担任过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重庆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多所学校的校长。他说:“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他还特别强调校长躬身实践的重要性,主张校长要做行动中的思想者和实践家,在行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陶行知的教育生涯堪称是教育家办教育教育家办学的时代典范,他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崇高的教育情怀,都值得当代校长们学习。

  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又一位大教育家。他积极倡导教育革新,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宣扬“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第一个提出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在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创新教育教学制度,实施民主管理、教授治校,使北京大学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蔡元培力挽狂澜的教育革新意识、开教育之新风气的教育首创精神,充分彰显了他作为教育家的伟岸风骨。

  上世纪初的黄埔军校,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南海之滨走出一大批抗日救国的将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是当年悬挂在黄埔军校大门彩楼的对联,是用来警示和告诫立志从军救国黄埔学生的。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迁昆明合建而成。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几位教育家校长引领老师们,在土墙茅草顶结构的校舍,以“民主自由、严谨求实”为校风,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等许多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自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科举废除至今,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已逾百年;从1977年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恢复至今,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已经有30余年,却仍然有“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引起了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寻求破解。

  教育遵循自然律

  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文化氛围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中国古代以有德有学的儒者文官入仕途,欧洲近现代化形成了以技术发明而成为企业家的知识产权体制。近些年,在基础教育领域人们探索教育改革之路,诞生了许多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制度,为寻求正确的教育前行之路作着不懈的探索。细细品来,其中总有慌不择路的浮躁,或完全照搬西洋人的复制,或一些不伦不类的所谓“特色”。

  学校教育的核心应是遵循生命的“自然律”。“自然律”是宇宙的大律。自然即宇宙,宇宙即自然。宇宙乃至万物皆为自然力所驱使,这是“自然律”。生命的“自然律”,是生命进行的规律,人的生长规律。博古观今,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寻求着大自然的规律,观天道,以立人道。“天道”代表宇宙大自然的规律,“人道”就是人的世界如何生存的道理,生命生长的道理。

  《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道法自然,凡是合乎自然的一定是对的。对宇宙自然我们永远只有敬畏,对生命我们永远只有敬畏。

  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

  遵循“自然律”,就要读懂自然,就要读懂生命;遵循“自然律”,就不要速成,不能速成。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反问自己这样一个基础的教育问题,我们是否丢掉了孩子们的童年,扼杀了孩子的快乐?是否拔苗助长,违背生命的生长规律,违背学生认知规律?是否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过早地灌输知识和技能,忽略传递爱,忽略孩子的发现欲……

  教育应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不能按大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孩子,而是应该遵循客观规律。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放孩子回归大自然吧!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它能给孩子无穷的力量,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

  校长遵循自然规律,就要读懂自然,读懂生命,读懂学生。把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们留住爱;保护孩子们的“发现欲”,帮学生养成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让生命自然前行,经历春夏秋冬。我们所需要或希望的有社会责任、理想信仰和探索精神的人才一定会出现;我们期待的获诺贝尔奖的世界顶尖级科学家一定会出现。

  校长是读书人

  理想学校要有理想校长。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对于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每天都在处理事情,有小事、大事,有阶段性的事情。校长视轻重缓急,视远近左右,都要把握好度。什么时候扬,什么时候抑,都要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考虑公平,什么时候考虑效率,都要有法可依。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校长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执著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方法,校长的宽容与合作,无不影响着学校。

  理想校长应是读书人,读书会使人积气,积势,积厚重,读书是校长们的力量所在。读书之后会晓得,书是呵护心灵的绿地,书是建设精神的家园,书是灵魂的窗口,书是心智的飞扬,书是精神的提升。当读书之后会发现,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飞雁。校长还要带领教师勤于读书,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养成广博而扎实的学术涵养,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只有校长和教师都是读书人,学校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学校才会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

  理想校长善管理,即愿景管理,这是学校长久的根本所在。古人司马迁提出的“善者因之”,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管理的理想境界。“善者因之”是用愿景,即组织的发展方向、价值取向、文化、管理,包括组织形成的优良传统等,把有共同教育理想的人集聚到一起,做理想的教育。“愿景”是在组织人们心中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创意,然而一旦发展并获得一个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时,就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具体存在并且可以实现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视野     下一篇:收获幸福的唐丹 李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