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教师朱文君:十年,“磨”的是观念和眼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0年之后,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冷门和小众课程居然“火”了。朱文君编著的国内第一套文言读本《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已经累计热销了700万册;她的“跟我学小古文”微信公众号,拥有30万粉丝;她发起的“全国小学生小古文读写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每年都有近万名小学生参赛,参赛作品20余万件。

    随着教育部统一编写的语文教材全面使用,朱文君再次走在了创新的前沿。她提出,打通古文和课文的学习通道,通过文白对读,“让课文遇见小古文,让古文帮你学语文”。就在前不久,她的《让课文遇见小古文》读本正式出版,小古文课程进入了2.0时代,为语文课程的整体优化助力。

    文化学者鲍鹏山对此给予评价:“古文是走进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古文是学好中国语言的方便之门。朱文君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的探索,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推动古文学习的先行者和成功示范者。”

    有人说,朱文君十年磨一剑,苦心孤诣,终成正果;有人说,朱文君深谋远虑,早就预见了传统文化的回归。朱文君自己却不这么看,“做小古文这十几年,我没有刻意去打造它、经营它。我觉得它就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文言和白话是汉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文就是‘口语’和‘文言’的合二为一。而我只是因为喜欢,因为看到孩子喜欢,就一直在做罢了”。

    不过,朱文君觉得正如“功夫在诗外”,她的每一段人生经历,每一个职业角色,都为小古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让小古文在开放中创新,不断成长。

    当教师,让朱文君拥有了儿童视角;当编辑,让朱文君从教育的“横切面”审视教育。作为推动和见证大批名师成长的“推手”,她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一名教师最终成长高度的恰恰是使命感和成长型思维,而非‘策略’‘模式’等技术上的研发。”

    或许正因为这样,朱文君的小古文教学没有框框,没有模式,充满儿童的情趣,充满探究的乐趣,充满思辨的理趣。教《龟兔竞走》时,她用“手指剧”表演把二年级的孩子带进文言故事中;她用形象的肢体动作来讲解古代“走”字的意思;她用一张“乌龟背着熟睡的兔子爬向终点”的图画,让孩子从你输我赢的思维定式里跳出来,体会善意的力量和双赢的现代协作观念。

    “我们不是要把孩子带回到古代,而是要让古文活在现代。无论蒙学、诗词文赋、文化经典,只有具备了现代性,才能真正在今天‘复活’。”朱文君在她的书里反复强调:“小古文不是一个文体概念,而是一个教学概念,是指面对小学生的深入浅出的文言学习方式。”

    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听了朱文君的课后表示:“我非常喜欢听文君讲小古文!她编选的小古文有趣、好听,而且易懂、易学。更了不起的是,她能在古代与现代之间自由穿梭。小古文由她讲出来,变成了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文、学习的方法、做人的准则……和孩子的世界完全‘零时差’。真好!”

    用“小古文”教“大格局”

    正是这样的开放心态和创新意识,让朱文君于2016年走进了一所新创办的国际化学校——上海赫德双语学校,担任了中方校长。这一干就是3年。

    “越是在这样国际化的环境里,越让我比任何时候都更亲近中国文化。”朱文君说。身处其位,她得以有机会观察各类课程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更让她感受到传统经典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使命。“小古文应该教出‘大格局’,承担文化的‘大使命’。”

    学校开设了专门的“中国文化课”,构建了从汉字到古诗文再到《论语》等经典的中国文化课程系列。朱文君自己也承担了四年级的中国文化课教学,开始探索“从小古文走向经典”的新路。

    《论语》这部许多成年人都“敬而远之”的经典,孩子如何读进心里去呢?朱文君说:“不管是小古文还是《论语》,都是要与儿童的生活接壤,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朱文君的《论语》课PPT上,始终放着一句话:“像孔子一样去思考,和孔子一起来讨论。”

    讲《学而时习之》一则,朱文君请孩子们小组讨论,用思维导图列出哪些是长久的大快乐,哪些是短暂的小快乐,然后来看看自己与孔子的观点有哪些异同。

    讲孔子批评宰予是朽木时,朱文君请孩子们讨论如何面对批评和表扬,尤其是遇到可能不公正的批评和不实事求是的表扬,该如何正确思考和面对。

    “孔子实在太伟大了,他把普世的价值和做人的道理用中国的方式讲出来,讲得这么精练精妙,这是中国人最好的教育。”朱文君由衷感叹。

    “文化传承是每位中国教师的使命。”整个采访中,朱文君非常强调“使命感”,“站在世界文明的坐标系里,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这是我经常向孩子传递的思考,也是我对自己的人生叩问”。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或许这就是朱文君小古文教学成功的秘诀,也是她35年教育人生最恰切的注脚。

    (朱文君,小古文课程首倡者,上海赫德双语学校中国文化课教师,义格教育课程研究院院长。曾任上海赫德双语学校小学部校长,著有《让课文遇见小古文》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