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国际学校年度发展观察报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教育,在探索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已有几十年历史。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境外课程在国内主导了国际学校的课程选择,许多家长与学生选择国际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出国留学。但事实上,各类国际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兼具中西优势的中国特色国际课程体系,以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如中国枫叶教育集团在多年办学实践基础上,组织中外课程专家及一线教师,历经5年研发,创立了枫叶世界学校课程。该课程是针对母语非英语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自主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国际认证课程。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思考,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国际课程?第一,要蕴含中国文化元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能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第二,要适应中国国情,适合母语非英语的中外学生学习,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受制于人;第三,它不是传统的国内教育课程,而是对国内课程标准的发展创新,能够面向海外推广;第四,它同时得到国内和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认证,学分得到各国高校认可。

    课程是为目标服务的,国际课程的实施也是为了实现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国际课程建设未来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深化中国特色,培养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执笔人:明德璋)

    师资 系统规划加快培养

    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2020年发布的“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标准”及相关评价标准基础上,2021年国际教育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考试正式推出,意味着国际双语教学开始逐步形成一个“专业”领域。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教育软实力,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近年来,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求愈加清晰:一是坚守育人阵地,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二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课程体系和海外国际学校,在教育领域讲好中国故事。面对这两项任务要求,一支具备较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掌握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中外双语教学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教师队伍成为关键。面向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进行系统布局,加快培养国际化专业化双语教师。

    回应这种时代要求,当前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包括双语教师的学历学位培养机制如长春师范大学的双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点、安阳师范学院面向国际教师教育的英语双学位证书,项目培养机制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慧妍教育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师证书项目等。这些工作积累了一些模式和经验,但从规模和系统性方面看还远远不够。

    国际双语教师需要在通晓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国际课程体系与我国国家课程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特色,正确引导学生坚守正确立场和观念;需要在熟练运用多种语言教学的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与价值观在跨文化教育情境中的形成规律。培养跨文化教学环境中的双语教师不仅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具有显著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有条件的院校应当逐步建立跨文化双语教师的培养课程、专业方向,探索专业学位的培养、授予渠道,提升培养跨文化双语教师的水平,同时从结构上完善我国教师培养体系。中国的教师教育,不应缺失任何面向中国籍学生群体的教师的培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际理解”被列为六大素养之一“责任担当”中的一个要点。广大师范院校应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利用课程建设、专题社团、国际访问等灵活形式,从提升师范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教育的观察、理解和研究能力入手,将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的专业能力谱系中,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全球胜任力。

    当前跨文化双语教师面临着专业发展支撑薄弱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跨文化双语教育能力或国际理解专业素养尚未列入政府主导的教师培训系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内大学所提供的专业发展资源稀缺。目前跨文化双语教师培训主要依靠国外大学或专业机构、民间机构或国际学校,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教师专业实践共同体中师范院校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高校专业力量更多参与其中,有助于支撑双语教师能力持续提升。

    (执笔人:赵健)

    校长 研究教育应对挑战

    2021年,国家出台了若干有关教育的重要政策与法规,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国际学校的校长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为此,校长必须始终坚持“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的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研究教育规律,真正推动国际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主要在学校所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招生,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的可以跨区域招生。

    近年来,随着“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国际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常态。国际学校校长要适应并研究这种状况,发展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比如,组织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发展实录”,观察、记录、分析、跟踪、研究每个学生的日常表现。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三个经典问题:你和别人一样吗?你喜欢和别人不一样吗?你有什么不一样?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三个问题会伴随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这也是让每个学生始终充满自信、在人生道路上彰显个性的思想基础。校长在办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理念,对个性特长不同的学生开展跟踪研究,这有助于因材施教。

    去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课程与教材的管理,对国际课程与教材的引进、使用与评估,对国家课程的落实、强化与创新,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挑战。

    贯彻落实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时,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制定最佳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特色。我们曾经组织教师把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全部翻译成英语,学科组把课程方案和各种课程标准与国外课程进行了系统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与“国际+”课程体系。现阶段,校长要更加注重在坚持中国国家课程的理念、标准、方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国际课程中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课程理念、教学内容与评价方法。

    不管国际形势和教育政策如何变化,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使命不能变,“引进来、走出去”扩大教育开放的方向不会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决心没有变。国际教育应当努力回归关怀生命、助力生命成长这一目的。

    (执笔人:吴子健)

    创新 锐意创新不断求证

    最近几年,一些“新生态”学校较引人注意。投资人、创始人、家长和学生,共同培育出一些多少有些让人“看不懂”的创新学校。

    比如一土学校,2016年在北京创办时,租用了3间共120平米的教室,是一所小微学校。2020年,该校开始筹办中学,2021年春搬入北京朝阳区的独立校区,有学生270多名。2017年,一土学校与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合作,成立了一土实验班,到2021年有100多名学生。

    一土学校既不是国际学校,也不是传统的公办学校或者民办学校,它试图探索融合“公办学校”和“国际学校”优点,培养“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理性创新的高效学习者”。这样的办学目标,是通过研发基于中国国家课程标准、采用创新的课程方式、构建基于社会化协作的成全式教育生态来实现的。学校办学特色,在于立足本土、突破传统思维,在课程实施方式、学校管理方式、学生学习资源提供方式上积极探索。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程实施上特别注重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相联系,广泛借鉴世界上一些成熟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如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在家校关系方面,家长深度参与学生学习管理和学校课程建设,营造了家长、学生、教师三者的“共学”关系,家校社共建一个良好的社区,在其中所有人共同成长。

    这类创新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瓶颈在于执行校长的教研领导力。2021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外籍教师队伍管理,再加上疫情影响,合格、数量充足的外籍教师成为一大挑战。不少国际学校和创新学校正在将师资本土化,通过招聘留学回国人员解决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难题。但是,这一转向产生效果的程度,取决于校长能否建构起持续的、聚焦课程建设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校本教研制度。例如,采用IB课程的国际学校,除了参加IB总部组织的教师培训,还要在校本教研中研究IB国际课程的教学理论、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有些国际学校或创新学校采用应试模式教育学生的局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