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再出发①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部近日提出明确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创造性地落实好这些要求,需要重新认知耕作劳动、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耕读教育为什么是一种全生命教育?是做人之根、爱国之本、智慧之源的教育?新时代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怎样的新劳动观……基于此,我们期待更多区域在落实中创造新经验。

    ————————————————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赋予了劳动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使命。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耕读教育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最好的劳动教育。耕读教育不仅仅是大中小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而且是迈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

    耕读教育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密码”

    在中国古代乡村,使用频率最高的门联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蕴含着中国古人“做人教育”的智慧。中国古人从天地运行中不仅发现了服务农耕的天文科学,如已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理论,而且还看到天地的“道”和“德”、天地所携带的精神与文化。《易经》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古人心中,天地是效法的典范。

    不仅如此,在古人眼中,水也是有道、有德的。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古人告知我们,最高的善行要向水学习,最厚的德行要向大地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向天学习。所以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古人不仅发现天地长久的秘密是天地之德慧、天地之精神,而且还发明了将天地长久的密码置入中华文明基因的治国之道。这个重要的治国之道就是耕读教育。躬耕的过程,不仅是与天地链接对话的过程,也是学习天地德慧的过程。“耕”不仅能生产自养的粮食,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修德”与“开慧”。“读”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

    耕读教育不是单纯知识和科技的教育,而是以心传心的修德开慧的文化传承教育。根据这个原理,中国古人创造了秉承天地之德慧,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融为一体晴耕雨读、昼耕夜读的耕读生活。由此,耕读不仅成为中国古人崇尚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的诗意生活,也成为长久治家治国的秘诀。正是这种嵌入中华文明基因的耕读教育,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最长久文明的密码。

    然而,在有些人看来,耕读传家是古代社会的家训,现代化的中国不需要了。现代化创造财富依靠的是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的是城市,不需要回到农村搞耕读教育了。这恰恰是当今教育的危机所在。

    耕读教育是身心灵一体的全生命教育

    在现代人心中,耕作是强度大、最苦役、挣钱最少的劳动。因此,农耕劳动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被机械化替代、被人厌恶的劳动。但是从劳动给人的生命带来的效应看,农耕劳动是生命必需品。

    农耕劳动是滋养身体健康的良药。农耕劳动的过程是在天地之间,这个过程带来的油然而生的喜悦是养心的良药,劳作过程更是一个汲取天地能量的过程。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农耕劳动是免费接受大自然五行(金木水火土)能量的过程——土补脾、金益肺、水润肾、木养肝、火护心等。劳作过程也是接受自然中百草植物释放出芳香能量的过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乡村中身体健康的长寿老人大多是热爱劳动之人,现代人的许多疾病属于劳动缺失病。

    衡量劳动给我们带来喜悦程度的高低,一种最直观、简单的标准就是这种劳动是否可以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发现,农耕劳动不仅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劳动,而且这种歌声不仅不会对劳动有影响,还能提高劳动效率,是体验与抒发喜悦的重要方式。

    农耕劳动是滋养心灵的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要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那么中华民族的智慧从哪里来?中华民族的智慧源于农耕生产。作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易经》智慧就来自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孔子的治国思想和智慧也与农耕生产有密切关系。孔子主张的治国之道遵循的次第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治国遵循这个次第的哲学根据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有终始”的道理正是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规律。农民种地,春是始,秋是终,要想收获粮食,必须春天下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春种秋收是宇宙给予生命必须遵循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无论付出多少劳动都没有意义。

    将在农耕中发现的植物生长必须遵循的天地规律运用于人的生命,就有了中医。中医治病的理论来源于生命系统与天地自然全息、共振的原理。中医讲究农医同源、药食同源。作为中华民族五谷发现者的炎帝,也是中药材的发明者。

    农耕劳动给身心灵带来如此多滋养,是今天在封闭的工厂、办公室中现代化劳动很难拥有的。依靠科技和机器从事物质财富的现代化劳动,是手脑分离、身心分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离的劳动。然而,农耕劳动则是身心全面参与,将健身、修德、开慧、学艺融为一体的劳动。

    然而,在物质主义主导的现代化文明标准下,农耕劳动的价值被严重误读,农耕劳动被认为是农业现代化要抛弃的苦役。脱离农耕劳动的现代人获得现代化物质享受的代价是,身体体能下降,生理上的慢性病和精神类疾病爆发式增长。即使在农村,不少年轻人也不参加田间劳动,认为不劳动就是幸福。

    耕读教育是让生命崇高、生活幸福的“艺术教育

    耕读不仅是中国古人崇尚与向往的物质与精神自足、田园与书香共存、诗意与禅意共生的理想生活,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耕创造物质,读滋养精神,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自足,让生命自主、自在、自觉地提升成为可能。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不同的生活和生计方式是形成不同的文化与艺术的源泉。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高度的融诗意美与禅意生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其根源正是这种耕读生活。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向了源于心法的内求性、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融哲学与艺术、文化与政治、生产与生活融为一体的《诗经》,就是源于中国古代乡村诗意生活的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和审美样式的记录。《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0多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风”所表现的正是3000年前中国古代乡村的生活样态。

    在《诗经》的305篇中,有153篇出现了植物的名称或描写。这充分说明,这种道法自然的农耕生活是中国古代诗词与艺术的源头。从《诗经》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以诗词方式抒发中国人特有情感、赞美诗意的耕读生活成为中国诗词的重要来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展示的乡村耕读生活成为另外一种《清明上河图》。充满禅意与生命活力的中华民族艺术,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就是因为这种艺术是来自天地间、来自人心的有根艺术,是一种与天地自然共存的艺术,是一种对人类身心灵有滋养能量的艺术。

    现代化社会的某些流行艺术像工业产品一样,是在封闭的工作坊中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加工出来的艺术。这种艺术就像流行的快餐一样,是一种满足当下消费娱乐的艺术,难以给身心健康带来能量的滋养。

    劳动革命与迈向新时代的新劳动观

    在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当高强度的农耕劳动从满足生计中解脱出来后,农耕劳动不是没有价值了,恰恰相反,在21世纪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农耕劳动价值将比任何时候都大。脱离生计的劳动之后,农耕劳动所携带的具有道法自然的文化、精神、生命的价值更加凸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后,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在物质产品丰富之后,什么样的劳动才能成为人类第一需求?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成为人类生命最优陪伴的劳动,不是现代工业化的工厂劳动,也不是办公室的脑力劳动,只能是集生命健康、艺术创作、物质自养、精神自主为一身的农耕劳动。

    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劳动革命。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工业化时代的许多劳动将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但由于我们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对于即将发生的这种劳动替代的革命充满了恐慌和不确定性。其实,现代智能机器人所替代的恰恰是工业化时代对人性和生命有副作用、有异化的劳动,但对人类生命有价值、没有异化的农耕劳动不仅不会替代,反而更加凸显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时代不是人类成为智能机器人奴隶的时代,而是人类从异化劳动解放的时代。

    人正是因为劳动才使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21世纪人类劳动革命的意义,是让劳动承担起实现人类生命崇高,使人类与机器人有区别的新使命。让人类从劳动满足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使劳动所具有的满足人类的生命健康、生命崇高、生命幸福价值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