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凤子三艺” 推进美育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3-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江苏镇江丹阳城北,有一座历经700多年的古桥,名叫三思桥。1912年,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吕凤子先生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三思桥旁创建了一所学校,并从屈原《离骚》的诗句“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中,取“正则”二字为校名,表达刚正不阿的民族操守。

    吕凤子先生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把美育作为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博采众长,独创了“凤体字”“中国画”“正则绣”,简称“凤子三艺”。

    今天,正则小学秉承吕凤子先生的教育思想,以“正则”为校训,结合国家教育课程,传承“凤子三艺”,大力推进美育课程建设,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健康、快乐、和谐,具有民族根、正则味、现代素养的学子。为此,学校创建了“吕凤子美育课程基地”项目。

凤至名归,字画绣美育树人

    吕凤子美育课程项目立足于国家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以传习“凤子三艺”和凤子精神为主线,坚持“五育并举”,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实现学校文化再提升。

    至美场域:美育的空间

    正则小学提出“人人做美的创造者”,努力为师生构建一个互融、互促、互生的教育生态空间。校园内营建了凤翔阁、“一屏三园”、凤子艺术研修中心、凤鸣空间等场所。

    凤子艺术研修中心设有“教师研修坊”“学生活动所”“吕存正则绣传习所”“水墨游戏场”“翰墨学堂”“凤舞台”“小创客空间站”等,供师生学习书、画、绣等技能;学校楼道与楼道的连接处被营造成“凤鸣空间”,设立了“游云惊龙”书法体验区、“妙笔生辉”国画创意墙、“精工细作”“正则绣”展示区、“锲而不舍”泥塑游戏区等。依托于这些场所,孩子们丰富了校园生活,发展了兴趣爱好,提升了审美趣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出文化归属感和爱国热情。

    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吕凤子故居、丹阳市正则画院、正则绣艺传习所、天地石刻园、凤凰山遗址公园建设了五大校外教育基地,为孩子们提供文化活动空间、美术体验课堂和展示平台,帮助孩子们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塑美课程:美育的沃土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地方课程,分阶段、多层次研发校本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统整,创新塑美课程,使校本化课程与国家课程的美育融合渗透。

    塑美课程包括“走进凤子文化”“亲近凤子文化”“弘扬凤子文化”。

    “走进凤子文化”用故事传承凤子精神,以阅读连环画、实地参观的方式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美、感知美、追求美。学校已完成《吕凤子的故事》连环画的创作和一、二年级校本教材的编写,并在晨会、班队会、美术课中投入使用。

    “亲近凤子文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研习“凤子三艺”,延展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目前已经完成了低、中、高年级书法教材的编写并即将投入使用。

    “弘扬凤子文化”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推动凤子文化融入当今时代、服务当代社会。

    学校搭建了美育课程云平台,建成了云资源库、在线课堂、研讨空间等,并结合学校微信公众号,多维度呈现学生们的学习历程、精彩活动和个人成长。在云平台上,师生们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互学展示、教学研讨。云平台还将重点打造作品集赞和在线点评功能,进一步实现全校师生共享式、交互式学习。 

    兴趣社团:美育的雨露

    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社团”活动模式,让每名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讲授、讨论、参观、展示、采风等形式,在校内外自由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探寻美、欣赏美、创造美。

    通过努力,社团涌现出大批优秀学生。2021年10月,戏剧社团创作的情景丹剧《武汉,我把爸爸借给你》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曲艺类一等奖;“正则绣工作坊”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凤子传人,善美教师育凤娃

    吕凤子美育课程项目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构建了开放式活动平台,包括“凤娃校园秀”“凤娃社会行”等,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拥有一颗向美之心,争做“凤子小传人”。

    凤娃校园秀在校内展开,设置了各类技能比拼场,如“绣艺大师场”“翰墨飘香”“书法擂台赛”等,分别在班级、年级、全校进行成果发布,通过专家点评、微信集赞、大众投票等方式进行开放式评价。通过活动,参与者发挥了美的创造力,参评者提升了对美的欣赏力。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在校外开展“凤凰山送春行”等活动,学生们现场书写春联、展示凤体书法、创作艺术作品,做美的使者,为社会送温暖。

    每年5月,学校在正则画院举行应届毕业生美术作品展,并在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凤艺小传人”颁章典礼。

    学校以“善美教师”为目标,建立善美教师逐层发展梯队,制订教师专项发展成长计划,组织“善美教师的探美之旅”培训活动,实施“祖国之美”“学习之美”“艺术之美”“运动之美”“生活之美”“五美”课程,帮助教师正善美之身、修善美之行、铸善美之魂。

    教师成立了互助学习型社团,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研讨活动及“善美教师”评比;学校还聘请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教师自主申报与双向选择,成立各类创新工作室,致力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每年还要组织一届“凤之秋华”教学节活动,展示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全体教师在名师、专家、骨干的引领下,共同研讨以“吕凤子美育思想”为引领的新课堂模式。

凤翔长空,继往开来正则人

    自“吕凤子美育课程基地”立项以来,正则小学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师生们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成果斐然:20多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综合表彰及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多名美术教师举办市级个人画展、“正则绣”展演等;“小学‘文化德育’模式的校本实践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丹阳市多所学校引入相关课程;百余名学生在美术、书法、青少年机器人等比赛中获得市级以上一、二等奖,等等。

    今天,正则小学拥有32名字、画、绣专项人才,其中3人为丹阳市非遗传承人。吕凤子先生的嫡孙、“正则绣”第三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先生被聘为名誉校长,吕存先生的嫡传弟子被聘为驻校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教学;学校还邀请市书法协会会长殷农、美术协会秘书长杭兆军等艺术专家担任课程兼职指导教师。

    传承前人文化精髓,继往开来,当为后世之楷模。正则小学将继续坚守吕凤子先生的教育精神,走特色之路,培养心灵美、行为美、具有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国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