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心理育人模式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4-0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充分立足于学生的群体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构建心理育人新模式来帮助学生筑牢心理防线、排解各种压力、保持乐观心态,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心理危机发生的隐患,以此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专业教师为核心,夯实教研基础。学院积极发挥内部专业优势,其中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尤其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院的支持下,教研室组建了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教研和社会服务优秀教师团队,在青少年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心理育人新模式的教研基础。例如,教师张阔近期出版了专著《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强调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人生目标导向的心理育人理念;教研团队多名教师经常在校内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受到了一致好评。该教研团队的教研与实践成果为学院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构建心理育人新模式增添了一份重要力量。

    以辅导员为主体,拓宽育人渠道。学院着力打造全员育人局面,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教育水平,引导其成为贯彻落实心理育人的中坚力量。例如,学院于2019年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针对学院心理工作建设进行热烈讨论和系统部署,要求辅导员坚持育心与育德、育魂相统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次活动有效激活了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推动了学院心理工作特色品牌建设。在学院的倾心培育下,辅导员已成为心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其积极作为有效拓宽了心理育人渠道,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作出突出贡献。例如,2019年,学院辅导员贾舒文开展“就辅你:贾导小课堂”,以《谈谈恋爱那些事儿》为主题,引导学生有效处理恋爱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心理困扰。

    以朋辈辅导为核心,强化育人效果。学院积极创新心理育人模式,不断探索与尝试心理育人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各班设立心理宣传员来给予学生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优势来提高心理育人的实效性。各班心理宣传员在学院的号召下积极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班会以PPT讲解、心理健康视频观看、心理健康常识竞答、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展开,内容涵盖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学习、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了优质渠道。此外,学院举办了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初赛形式为朋辈心理辅导知识笔试,决赛形式为心理剧及朋辈咨询,通过健全的竞赛机制和丰富的竞赛内容来全方位培育学生的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力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朋辈发展提供助力。

    以特殊日期为契机,开展心理教育。学院积极寻找开展心理教育的契机,借助日期谐音,如“3·25”善爱我、“5·25”我爱我、“9·25”久爱我以及“12·25”要爱我为延伸开展四个季度的心理主题系列活动,在实现心理教育的常态化开展的同时大力宣传“爱我文化”,以心理文化凝心聚魂,进一步强化心理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逐步养成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的良好品质。例如,2019年,学院举办第一届心理文化节暨“善爱我(3·25)”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本次心理文化节以“爱自己,爱生活”为主题,历时两个月,开展诸如心理名著朗读者、心理讲座、爱的漫画征集、征文比赛、手语操比赛、社区爱的传递、爱的传声筒及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为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涂上了温暖健康的“爱”色彩。

    以多样活动为载体,营造校园氛围。学院坚持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利用校园活动来承载心理文化、传播心理知识,通过心理文化的融入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当前,学院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运动会等活动,建立起较为系统完整的活动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心理健康的内涵体验式教育水平。此外,学院将心理文化和影视文化相结合,多次举办心理电影赏析活动,带领学生观看《阿甘正传》《空房间》《心灵捕手》等优质心理电影,感悟心理学的魅力,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学院将心理文化和表演文化相结合,于2018年举办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比赛,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和观摩发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展现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迷茫、烦恼直至确定目标等过程,诠释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

    学院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构建心理育人新模式,不断扩充心理教育主体、拓宽心理教育渠道,现已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化心理育人体系。相信在未来,学院将总结归纳现有经验,持续改进心理育人模式,探索心理育人新方法和新思路,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实效性,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张阔 巩湘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