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影像陈垣:芬芳桃李人间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垣(1880—1971),字援庵,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先后创建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等。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约20年,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

    1945年12月,故都北京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氛围中。一代历史学大家郑天挺从南国的西南联大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天,拜访了身藏京城的一代国学大师和教育家陈垣,聊完以后陈老送郑天挺出门,他环顾大街,怆然不已,说:“我八年没有出门了。”话里话外,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家国沧桑与世事变幻……

    八年抗战,陈垣身藏北平,闭户著述。一腔热血赋予学术,继往圣绝学,《明季滇黔佛教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鉴胡注表微》等大作,都在此间完成。

    说出这句话时,陈垣的脑海里也许浮现出了无数画面,他与这座古都实在有太多太久的缘分。

    陈垣很早就开始了他的教育之路。18岁那年,他开始在广州教学馆,后来又办了一段时间报纸,不过为躲避清政府搜捕,只能回到故乡小学教书。1907年,到广州振德中学教书。后来虽然出任过议员乃至教育部次长,最终他还是回归了讲台。最重要的教育经历,从1926年开始。

    这一年元月,北京依旧寒冷,辅仁大学最重要的奠基者、辅仁社社长英敛之在肝癌的折磨下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将校务委托给陈垣。英敛之逝世18天后,陈垣继任辅仁社社长。通过他的努力,第二年六月,辅仁大学正式被教育部批准试办。陈垣出任副校长,立即着手招生工作,两年后出任校长。作为校长的陈垣,后半生几乎都与辅仁大学相伴。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陈垣依旧任校长,直到92岁逝世……

    作为校长的陈垣,几乎没有离开过讲台。他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弟子史树青评价老师说:“先生虽任校长,长期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既是教学内行,又是科研内行,不仅是著名的史学家,而且是著名的教育家。‘手未离粉笔,足未离讲台’,数十年如一日,八十以后,犹日孜孜,担负着培养年轻一代的重任。在大学校长中是不多见的。”

    弟子启功在文章中说,他(陈垣)的一个学生,在外地教学,有一次来看他,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做到一个“勤”字。几年后,这个学生成了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开会来看望老师。陈垣问她,你已是一个先进工作者,有秘诀吗?学生说,我就是牢记住老师教导我的一个“勤”字,才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说罢师生相对而笑。

    正是因为如此,在繁忙的行政任务外,著作等身且不曾离开讲台的陈垣桃李满天下。学生兼助手刘乃和在一篇文章里谈到自己的老师:“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全国各著名大学历史系的系主任,几乎都是他(陈垣)的学生。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白寿彝、南开大学的郑天挺、南京大学的韩儒林、云南大学的方国瑜、江苏师范学院的柴德赓等。”

    陈垣不仅教出了优秀的学生,还教学生怎么教书——真可谓是“教师的教师”。启功任教时,陈垣给年轻的启功提出了几条“注意事项”,今天读来,依旧不过时:

    1.教一班中学生与在私塾屋里教几个小孩不同,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要有一个样子。人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可对立。

    2.万不可有偏爱、偏恶,万不许讥诮学生。

    3.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4.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件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之后无效,又怎么收场?你还年轻,但在讲台上即是师表,要取得学生的佩服。

    5.教一课书要把这一课的各方面都预备到,设想学生会问什么。

    6.批改作文,不要多改,多了不如你替他作一篇。改多了他们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7.要有教课日记。自己和学生有某些优缺点,都记下来,包括作文中的问题,记下以备比较。

    8.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9.要疏通课堂空气,你总在台上坐着,学生总在台下听着,成了套子。学生打哈欠,或者在抄别人的作业,或看小说,你讲的多么用力也是白费。讲课时,写了板书之后,也可下台看看。既回头看看自己板书的效果如何,也看看学生会记不会记。有不会写的或写错了的字,在他们座位上给他们指点,对于被指点的人,会有较深的印象,旁边的人也会感兴趣,不怕来问了。

    此等言论,非亲身久站讲台者不能道。作为堂堂校长、一代学术宗师,指点学生,心细到如此。可惜的是,启功被认为教中学不合格,陈垣只好把他请进了北师大。启功一生与恩师一样,终老于这所学校。师徒二人,成为北师大最知名的教授。

    时间倒转,那是民国八年,陈垣的上司梁士诒曾在他的著作合刊本上题字“消磨一代英雄尽,故纸堆中问死生”,以期点醒这位醉心文史、酷爱读书的下属陈垣。40多年后,北师大60周年校庆,陈垣自己赋诗中有两句:芬芳桃李人间盛,慰我平生种树心。仿佛是对梁士诒的一个悠然回应。梁士诒可能只知道乌纱帽里的功名利禄,他不知道的是故纸堆中的岁月绵长……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