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路上的“滨江样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共有5.3万学生,专任教师超过5000名,从4月13日开始分类分阶段进行复学,5月中旬所有幼儿园全部复园。整个复学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网课的热议阶段,二是返校复学阶段,三是平稳反思阶段。滨江区架构了自控检测、智能复学、智慧同城三个系统,创建了后疫情时期师生工作、学习、成长的美好环境,构建复学路上美好教育的“滨江样态”。

    自控检测营造师生温馨环境。复学后给师生创设安全、温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是第一位的。“三刷脸”精密检测全天候,“三刷脸”是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借助人脸识别系统在每天早晨上学、中午就餐、傍晚放学三个时段,分别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体温精密智控,让所有家长放心。

    四闭环精准反馈全自动。借助监测平台滨江区建立了校园、区域、政府、家庭四个闭环,在第一时间掌握每一名师生在学校的学习、身体状况,实现全域精准监控。

    建立“六个一”暖心行动全覆盖。“六个一”具体包括:组织一次教师对学生全员家访活动,组织一次对所有师生的心理筛查以及筛查后对高危人群及时跟进辅导,开展一系列生命教育,开展一次教师对每一个孩子的谈心谈话,组织一次教师全员心理专题培训,组织一次云家长会。

    智能复学整体推进育人模式。智能复学重新构建了课堂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时空、学习方式等。具体包括:一是整体推进整合大课程,二是区域构建空中云课堂,三是学校探索数字化学习。

    整合大课程促进德育课程体系更完备。疫情是当下最生动的课程,滨江区引领各中小学积极开展德育大课程,如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环境绿色教育等。在复学之前,我们专门召集了骨干思政课教师专题会,引导他们在课堂上把鲜活的抗疫英雄案例分享给孩子,让学习与生活链接、与社会链接。

    区域构建空中云课堂。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优秀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视频资源库,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复学后,新的学习方式会越来越多,其中云思维将成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一种思维方式。

    学校探索数字化学习。在个性化学习需求中,各学校、各班级也不断进行探索,滨江区是浙江省智慧教育综合实验区,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建设云端数字化课程,教师通过数字课堂系统整合海量优质资源,研制学习包、资料库、电子课本等数字化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线上学习支持系统。

    智慧同城共建校园治理体系。积极构建共享复学信心、共建安心校园的联动机制,各个部门用好各自资源,为区域教育发展出一份力。深入推进防控常态化机制,加速形成后疫情时期区域教育治理新常态,如滨江区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为学校提供共享治理经验和专指导的平台。加强智能防控同网,为复学编织一张师与生、家长与孩子、生与生之间一个和谐的网,形成同频共振,构建复学后更加和谐的生态。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